量化数据分析

股指期货交割日日历效应研究

由neoblackxt创建,最终由neoblackxt 被浏览 3 用户

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交割日魔咒”的传言,说交割日股指期货会集中平仓,往往会造成股市下跌。还有短视频平台的一些散户博主抱怨股指期货交割太频繁,经常造成行情下跌,阻碍股市发展。

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认同。股指期货是现金交割的,而不是ETF交割或实物股票交割,单纯的股指期货交割行为不会导致ETF买入或卖出。即使是机构持仓股指期货用于对冲,他们也没有必要在交割日把对冲的股票仓位平仓掉,他们完全可以对股指期货进行移仓换月操作保持对冲配置。所以我认为集中平仓导致股市下跌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n我查了几篇关于“交割日效应”的研报,研究结论一致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交割日效应”。

接下来用平台的数据初步验证这个结论。

https://bigquant.com/codesharev3/796f1575-665a-4e46-b5d6-21137195d1f2

为什么人们会把股市下跌归因于“交割日魔咒”呢?

我要讲一个故事,斯金纳的鸽子——一个关于迷信的实验

行为心理学之父 B.F. 斯金纳曾做过一个著名实验:\n他把几只鸽子放在特制的箱子里,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动掉落食物,不管鸽子在做什么。\n但鸽子并不知道食物是定时出现的。\n于是,鸽子们各自在食物掉落时,正好在做某个动作——比如转圈、点头、拍翅膀等。\n它们就误以为是这个动作带来了食物,于是不断重复,形成了“迷信行为”。\n比如一只鸽子总在逆时针转圈,另一只则反复把头撞向箱子的某个角落。\n虽然食物出现和它们的动作毫无关系,但它们深信不疑,一直重复那个动作,希望食物再次到来。

故事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n(1)因果错觉

  • 鸽子:误把随机掉落食物与自己某个动作关联起来。
  • 魔咒信仰者:误把历史上某几次交割日出现的跌势,归因于“交割日本身”,忽略了当时可能有宏观消息、政策、外围市场影响等真实原因。

(2)自我强化

  • 鸽子:重复无效动作,偶尔食物出现,就强化了迷信。
  • 投资者:在交割日前因为害怕下跌而卖出,这种集体行为有时真的造成小幅波动,于是更多人相信魔咒存在,形成一种“预期自我实现”的短暂效应。

(3)忽略随机性与大数定律

  • 鸽子只记得动作之后有食物的几次,忽略其他多次同样动作却没有食物的情况。
  • 人们只记得交割日大跌的日子,却忽略了很多次交割日平稳或上涨的情况。当有人宣传“魔咒”时,会特意举出大跌的例子加深印象。

(4)仪式化行为

  • 鸽子发展出固定仪式(转圈、点头)。
  • 部分投资者在交割日前固定减仓、做空,形成类似“仪式”的操作习惯,即使长期来看这种习惯并不能带来超额收益。

“鸽子的迷信”和“交割日魔咒”本质上都是人类(或动物)在不确定环境中寻找规律、建立虚假因果联系的典型案例。\n一旦这种观念形成,它会影响行为,进而可能短暂地创造出似乎符合该观念的现象,但背后并没有稳定的机制支撑。

理解这一点,就能更理性地看待市场的各种“魔咒”传言——它们更多是心理现象,而非金融规律。

评论
  • 因为小Q在直播里经常抱怨股指期货交割日行情不好,但我读到的一些文章的观点是股指期货交割不会导致行情变差,行情差往往另有原因,交割日只是恰好赶上替其他原因背了锅,于是我动手用数据验证一下这个观点。希望小Q以后不要再抱怨股指期货交割日了。:)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