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收益】汇率周报:美元、美债利率反弹或无法持续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近期美元及美债利率反弹背后的流动性紧张、国债发行规模变化及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指出短期内美元和美债利率反弹难以持续,人民币在四季度存在升值机会,建议采用远期锁汇策略以应对汇率波动风险 [page::0]。

速读内容


美元和美债利率反弹的三大基本面驱动因素 [page::0]

  • 美国回购市场流动性紧张,SOFR利率超过政策利率上限,财政部TGA水平上升推升流动性紧张,但预期政府开门和美联储停止缩表后流动性或缓解。

- 四季度美国财政部考虑增加附息国债发行规模,互换利差迅速走窄,长端美债利率上行,但长期来看长期国债发行比例有望下降,利率中期限溢价或下降。
  • 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驳回可能性增加但影响或为短期脉冲,特朗普政府可能通过其他措施维持关税,实际对利率影响有限。


汇率及利率展望与风险提示 [page::0]

  • 短期美元指数预计运行区间95-102,人民币区间7.05-7.25,受美国经济疲软及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小幅升值概率较大。

- 汇率策略建议购汇方向采取远期锁汇,结汇则可在区间上沿择机行动。
  • 关注风险因子:特朗普政策的超预期变动、中国宏观政策调整和美国经济韧性表现。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报告标题:美元、美债利率反弹或无法持续


发布机构及作者:原创 固定收益组 智量金选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


主题:美元汇率及美债利率走势分析及策略建议



---

1. 元数据与概览



该报告由“固定收益组 智量金选”原创发布,于2025年11月9日发布,聚焦美元汇率与美国国债利率的近期反弹及其未来走势。核心关注点是美国流动性状况、财政政策及相关风险因子的变化对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的影响,重点探讨美元和美债利率短期反弹的可持续性,同时对人民币汇率走势提供展望。报告的不仅提供了宏观层面的市场解读,还给出了具体的外汇及债券操作策略,适合固定收益领域的专业投资者参考。

报告核心论点为:
  • 近期美元及美债利率的反弹主要受美联储货币政策、财政部资金账户变动及部分政策预期的驱动,但这种反弹缺乏可持续性;

- 预计随着财政状况改善和美联储政策调整,美元及美债利率可能迎来调整或回落;
  • 美元指数四季度运行区间预估在95至102之间,人民币因美元基本面走弱有升值空间,汇率区间预判为7.05至7.25;

- 建议在购汇方面采用远期锁汇策略,结汇时机注意择区间上沿的机会。

报告同时指出存在的风险因子: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力度及美国经济韧性等。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摘要部分分析



摘要提出了近期美元和美债利率反弹的三大支撑面:

2.1.1 美国回购市场流动性收紧

  • 情况描述:近来SOFR(担保隔夜融资利率)已持续高于美联储政策利率走廊上限,反映资金面紧张;

- 原因:政府停摆及税期导致财政部的国库现金账户(TGA)资金大幅增加,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遭受压制;
  • 历史经验:历史上流动性收紧往往抑制风险资产价格并推动美元指数升值;

- 后续观点:随着美国政府重新开门、美联储暂停缩表以及季末效应消退,流动性紧张或将缓解,美元升值动力减弱。

该部分的逻辑链条是:财政行为影响资金流入银行系统导致流动紧张,进一步压制了市场利率变动及资产价格,暗示短期流动性紧张是美元和美债利率走强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但这一因素是暂时性的。[page::0]

2.1.2 美国财政部国债发行计划变化

  • 因素说明:第四季度财政部开始考虑增加未来附息国债的发行量,这是与市场早先预期“缩减国债拍卖规模”相反的调整;

- 市场反应:互换利差缩窄、美债长端利率上升;
  • 长期预期:长期国债发行占比预计进一步下降,有助于降低长期国债的期限溢价,从而对长端利率形成下压。


即短期财政供应增加带来利率上升压力,但中长期的发行结构调整或有利于压低长端利率,表现出财政政策对市场利率的短期冲击和结构性影响的交织。[page::0]

2.1.3 关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

  • 背景:关税政策与对外贸易税的调整可能影响财政收入,据称关税被驳回的可能性在增加;

- 影响分析:退税将恶化财政状况,推高长端美债利率;
  • 综合观点:即使IEEPA关税被否决,特朗普政府可能通过其他法律路径保持关税措施的实行,令关税政策极具灵活性;实际关税调整的影响更倾向于短期脉冲式影响而非长期趋势变更。


该观点强化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政策执行的多重路径,对市场的冲击更多是短暂且有限的,而非根本性转变。[page::0]

2.2 综合判断及市场策略

  • 短期结论:美元与美债利率反弹难以持续。若未来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持续疲软,则美元和长端债利率的上涨空间受限制;

- 美元指数区间预估:四季度或在95至102区间波动;
  • 人民币汇率展望:鉴于美国基本面弱化及相关不确定性,人民币存在四季度升值机会,预估运行区间7.05至7.25;

- 操作建议:购汇推荐远期锁汇,结汇则建议在汇率区间上沿择机操作。

结合宏观经济和政策面,报告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外汇策略建议,显示出对宏观环境与资金动态趋势的敏锐把握。[page::0]

2.3 风险因子点明


报告提出三大明显风险因素:
  • (1)特朗普政府政策超预期变化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

- (2)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未达到预期效果;
  • (3)美国经济展现出比预期更强的韧性。


这三项风险涵盖政治事件和宏观经济变量,是市场上可能诱发重大波动的隐患。[page::0]

---

3. 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正文不包含具体表格或图形展现,内容均为文字分析,故无图表需逐一解读。

---

4. 估值分析



报告并未涉及具体的估值方法或模型(如DCF、市盈率等),主要聚焦宏观资金面和政策面因素对汇率和债券利率走势的影响,不进行企业层面的财务估值分析。

---

5. 风险因素评估



已经在摘要及策略部分明确指出了三大风险因素。具体风险评估如下:
  • 特朗普政策超预期:作为美国政治及贸易政策的关键变量,政策的突变可能迅速改变市场预期,带来汇率和利率的短期剧烈波动。报告未详述缓解方案,但通过关注该变量提示投资者需持续跟踪政策走向。

-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若中国杠杆调整、货币政策放松或财政政策力度不足,可能影响人民币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直接影响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美国经济韧性强于预期:强劲的经济数据可能推动美元及美债利率超预期走高,从而影响资产配置效果。


报告在阐述风险因素时保持了中立客观,强调了不确定性源于政策及经济基本面对市场的潜在冲击。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基于报告内容的潜在局限:该报告没有深入量化模型或统计数据支持结论,分析主要依赖宏观事件的逻辑推断,较少展现对历史数据回溯的数量化验证,未来走势依赖于对复杂政策因素的主观判断,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 关税政策被驳回后可能通过其他法令重新施行的观点,虽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但并未给出具体法律路径的分析,缺乏法律和政策面更深层次的解读;
  • 对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区间的预测缺乏具体模型支撑,更多依赖当前宏观环境判断,实际波动幅度可能受更多未包含变量影响。


综上,报告提供了结构清晰、宏观视角强烈的市场见解,但对市场具体变量的量化分析略显不足,需要投资者结合其他统计和模型分析进行交叉验证。

---

7. 结论性综合



总结来看,该报告从宏观资金流动性、财政部国债发行计划以及贸易关税政策三大角度全面解析了近期美元和美债利率的反弹动力,指出这种反弹由于流动性压力及政策不确定性的时效性特征,短期内难以持续,预示着后续政策调整可能带来回调压力。

具体见解包括:
  • SOFR利率高企和财政部TGA大幅上升反映流动性紧张,促使美元升值及利率上行,但这一状况预计随着政府恢复正常运作及美联储政策调整而缓解。

- 财政部国债发行的微调推动短期利率走高,但长期国债供给占比下降利于降低长期利率的期限溢价。
  •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造成短期脉冲式利率反应,其路径并非单一驳回导致永久性影响。


策略上,建议购汇采取远期锁汇,避免汇率波动风险,结汇则可择机在区间较高点进行,体现了对汇率波动区间判断的自信。美元指数区间预期95至102,人民币汇率7.05至7.25的区间展望为投资操作提供了明晰的参考框架。

风险面清晰揭示特朗普政策、中国宏观政策及美国经济表现的三大不确定性源,提醒投资者继续关注政治和经济的动态演变。

总体而言,报告为固定收益和外汇市场的专业投资者提供了一份详实且具有深度的宏观策略参考文档,合理描绘了短期美元与美债利率反弹的驱动因素及其局限性,配合风险提示及策略建议,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page::0]

---

附:报告标注溯源

  • 以上所有结论及分析均基于报告正文第0页内容提供。[page::0]


---

(报告全文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