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基金投资者是否高估了极端收益的概率?“学海拾珠”系列之二十八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文基于美国1992-2016年大样本数据,系统研究了公募基金投资者对极端正收益(MAX)的偏好及其对未来资金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基金过去一年风格调整后的最大月收益率(MAX)与未来资金流显著正相关,反映投资者高估极端高收益的概率。该关系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子样本分析及加入异质波动率、偏度控制后依旧显著。MAX在高活跃度股票基金和明星基金中影响较强,而非债券或指数基金,且MAX不能预测未来基金业绩,表明投资者偏好而非业绩驱使资金流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基金知名度的影响及标的股票MAX的作用,综合结论支持投资者存在对极端收益的系统性高估。[page::0][page::3][page::4][page::5][page::6][page::9][page::10][page::13][page::16][page::22][page::26]

速读内容


MAX与未来资金流关系显著正相关 [page::0][page::3][page::9][page::10]


  • MAX定义为过去12个月风格调整的最大月收益率

- Fama-MacBeth回归显示MAX每增加1个标准差,下一季度资金流增加约0.76%-0.95%,显著高于样本平均流量20%
  • 资金流受业绩、波动率、偏度、基金规模等多种变量影响,但MAX保持显著独立效应。


MAX的持续性检验 [page::11][page::12]


  • 过去一年高MAX基金未来一年再现高MAX的概率较高(39%-69%)

-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滞后MAX对当前MAX有显著正向预测能力(系数约0.5)
  • 说明MAX具备一定的持续性,投资者对未来极端收益的偏好部分基于此合理预期。


不同基金类型和知名度对MAX-资金流关系的影响 [page::13][page::14][page::15][page::16]


  • 该正相关关系主要在高主动管理度股票基金显著,债券、指数基金无显著关系

- 明星基金(Morningstar五星级)中MAX-资金流关系更强,约为非明星基金的4倍
  • 多个知名度代理变量(媒体报道、Google搜索量、管理公司规模等)未能显著削弱MAX对资金流的影响

- 过去高MAX值会增强当前MAX对资金流的预测能力,体现投资者的“赢家效应”。

MAX与基金未来业绩的关系: 无显著正相关 [page::17][page::18][page::19]

  • 多模型风险调整业绩回归显示MAX与未来收益呈负相关但不显著

- 投资组合分析显示高MAX基金与低MAX基金的风险调整超额收益差异微乎其微或负值
  • 说明MAX不能作为挑选未来高业绩基金的有效标尺。


MAX定义和稳健性检验 [page::20][page::21][page::22][page::23][page::24]

  • 用未风格调整的净收益最大值(RMAX)及日度最大收益(DMAX)替代MAX,仍保持资金流正相关

- 控制异质波动率和偏度后,MAX效应依然显著,说明MAX捕获的信息不完全由波动率、偏度驱动
  • 不同历史窗口长度(12月、24月、36月)对结果无本质影响


子样本分析及个股MAX影响 [page::24][page::25]

  • MAX-资金流关系在不同时期、小型与大型基金、零售与机构基金均存在,略显差异但均显著

- 行业集中度对资金流有正影响但不改变MAX效应
  • 标的股票加权MAX(SMAX)对资金流存在正相关但主要由基金整体MAX驱动。


结论与启示 [page::26]

  • 投资者显著偏好极端正收益基金,导致资金向近期出现“极端收益”的基金流动

- 该偏好符合累积前景理论和彩票性质资产理论
  • MAX不预测未来业绩,资金流驱动非理性预期,也非简单由基金知名度解释

- 该研究对理解基金流量决定机制和基金经理行为动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深度阅读

公募基金投资者是否高估了极端收益的概率?“学海拾珠”系列之二十八 —— 报告详解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公募基金投资者是否高估了极端收益的概率?“学海拾珠”系列之二十八

- 报告日期:2021年1月25日
  • 研究机构:华安证券研究所

- 作者与分析师
- 主分析师:朱定豪(执业证书号:S0010520060003)
- 其他分析师:炜、钱静闲
  • 研究主题:基于美国公募基金的投资者行为分析,聚焦于风格调整后的最大月收益率(MAX)与未来基金资金流的关系,探讨投资者是否高估了极端正收益的概率,并分析该现象对资金流的影响。


核心论点与结论摘要


  • MAX与资金流显著正相关,即投资者偏好那些历史上出现极端正收益的基金。

- 该关系在控制基金业绩、波动率、基金规模、费用等多种因素后依然稳健,且仅存在于主动管理程度较高的股票型基金。
  • 基金“知名度”虽影响投资,但高MAX基金吸引资金的主因还是投资者对极端收益的偏好,而非单纯知名度效应。

- MAX不能预测未来基金表现,基于MAX的投资策略经风险调整后表现并不优于其他策略。
  • 该研究扩展了当前文献对投资者“彩票偏好”在基金层面影响的了解,指出投资者存在对极端正收益概率的系统性高估。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引言与研究动机(第3页)


  • 美国公募基金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且其偏好明显偏向“高波动、高极端正收益”资产。

- 探讨MAX(过去12个月内风格调整后的最大月收益率)对投资者资金流入基金的影响,并且设计案例对比“收益分布均匀但极端收益不同”的基金。
  • 研究确认:基金的极端月收益(MAX)引导着投资者资金流动,投资者愿意追逐极端正收益基金,

- 这种偏好与Barberis和Huang (2008)、Brunnermeier等(2007)累积前景理论模型一致,即投资者依据收益分布的厚尾和极端收益过度估计未来收益的概率,产生“彩票偏好”。

图表1展示了2000年两个基金(Merrill Lynch Dividend基金与AIM Opportunities基金)收益分布差异的案例,包含明显极端高收益的AIM基金投资者更偏好其资金流入。

图表1

2. 文献回顾及基金知名度的影响(第4页)


  • 探讨可能的“知名度效应”作为解释材料的一种替代路径。

- 采用晨星评级、媒体报道及Google搜索量指数(SVI)为知名度代理变量,较高知名度基金应削弱MAX对资金流的边际效应。
  • 实证结果显示明星基金的MAX影响资金流的强度反而更大(四倍于非明星基金),表明投资者对极端收益的偏好是主导因素。

- 进一步区分风险承受能力,发现仅主动管理高的股票基金存在显著MAX资金流关系,债券基金和指数基金无显著影响。
  • MAX与未来业绩无显著正相关,确认MAX不具备预测未来业绩的有效性。


3. 变量定义与数据说明(第5-7页)


  • 通过CRSP数据库获得1991至2016年间3674个基金季度数据。

- 变量核心:
- MAX:过去12个月经风格调整后的最大月收益率。风格调整系数控制基金所属风格表现影响,确保MAX反映的是基金超越自身风格的极端收益表现。
- 资金流(FLOW)定义为季度净资金流占基金前期资产比例,剔除极端异常值(1%上下)。
- 控制变量包含基金及管理公司规模、年龄、费用比例、换手率、过去36个月风险调整业绩(Carhart四因子Alpha)、偏度、波动率等。
  • 从描述性统计(图表2)看,高MAX基金相较低MAX基金波动率更大,换手率和费用也较高,且偏度较低(趋近均匀),这些数值佐证了MAX和风险指标及基金管理积极度的相关性。


4. 季节性分布与资金流MAX关系检验(第8-10页)


  • 图表3显示MAX在全年月份中并不呈现强烈季节性分布,除6月、10月有轻微偏差,排除了基金经理季度末“窗口粉饰”对MAX数据的系统影响。


图表3
  • 使用Fama-MacBeth季度横截面回归,控制基金的波动率、偏度、规模、业绩分组、费用、换手率等多重变量,发现金融市场中MAX每提高1个标准差,将带来资金流增加约0.76%-0.95%,达样本平均资金流的20%左右,资金增量在千万美元级别。

- 高绩效基金(HIGHPERF)资金流敏感度更强,但MAX对资金流的影响在正常业绩范围基金中亦明显,比MIDPERF组绩效影响接近,说明MAX的作用独立且实质。
  • MAX独立于波动率和偏度,资金流受MAX影响的结果高度显著且稳健。


图表4

5. 匹配调整和残差MAX验证(第11页)


  • 设计匹配调整后的MAX以及利用回归残差得到的残差MAX作为替代指标,抑制波动率和同层次基金绩效的干扰。

- 两种替代MAX仍与资金流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约为0.53%和0.35%,保持资金流驱动关系的显著性,提示MAX本身对资金流的独立影响。

图表5

6. MAX的持续性证据(第12-13页)


  • 构造转换矩阵(图表6),分析过去一年MAX排名与未来一年MAX排名的持续性。结果显示顶部10%基金在下一年继续保持高MAX的概率近40%,而前30%概率接近70%,明显大于均匀10%,显示MAX具有显著持续性特征。


图表6
  • 采用年度Fama-MacBeth回归,MAX滞后系数显著约为0.50,且控制波动率、业绩等后依然显著,证实MAX自身的稳定特征。


图表7

7. 基金知名度的其他分析及异质性(第14-16页)


  • 针对基金知名度使用晨星星级、媒体报道、Google搜索频率、基金管理规模、营销费用、基金类别繁多度等代理变量,与MAX交互回归显示:

- 明星基金的MAX资金流效应显著增强至普通基金4倍,说明投资者更倾向于在表现优异基金中追逐极端收益,而非由普通知名度效应解释。
- 其他知名度代理与MAX交互效应较弱,影响不显著。
  • 采用基金活跃管理程度分分组及债券、指数基金分类,发现仅主动管理股票基金中MAX对资金流影响显著,暗示风险偏好投资者推动该关系。

- MAX与过去MAX的交互效应显著,过去表现高MAX的基金资金流更敏感,支持偏好理论而非简单知名度假设。

图表9

8. MAX作为未来表现预测指标的否定(第17-19页)


  • 以基金未来1、3、6个月表现作为被解释变量,回归历史MAX,控制多项风险因子及业绩,发现MAX与未来收益负相关且不显著,反证MAX非有效的表现预测指标。

- 投资组合策略层面,基于MAX分组的高低投资组合超额收益(alpha)差异不显著,甚至为负,体现投资高MAX基金不带来显著超额回报。

图表11

图表12

9. 稳健性检验(第20-25页)


  • 替代MAX的定义尝试:

- 未风格调整的原始最大月收益(RMAX),与MAX的相关度54%,依然与资金流显著正相关。
- 日度最大风格调整收益(DMAX)及其不同时间窗口滚动均值,均呈现正显著相关,规模稍低于月度数据。
  • 不同时长窗口计算MAX(12、24、36个月)均显示稳定的MAX-资金流关系。

- 引入异质波动率(IVOL)及异质偏度(I_SKEWNESS)控制,MAX与资金流关系依旧显著,且相关系数表现最大,异质偏度影响甚微。

图表16

图表17
  • 子样本分析:

- 时期划分,行业集中度,基金规模,投资者类型(零售vs机构)均不影响MAX与资金流关系的稳健性,零售基金中该影响经济显著性略高。
  • 标的股票的极端收益(SMAX)虽然与资金流相关,但对MAX的解释力有限,基金MAX依旧是更重要的资金流驱动因素。


10. 总结(第26页)


  • 研究确认投资者对收益分布极端正收益概率存在高估。

- MAX作为极端收益的代表变量与资金流的显著正相关表明投资者追求“彩票效应”。
  • 金融理论模型(Barberis和Huang,Brunnermeier等)对该现象提供理论支持。

- MAX无法提升基金未来表现的预期,基于MAX的投资策略在风险调整后的实证表现并不优异。
  • 研究揭示投资者资金配置决策中,除了常规业绩指标外,对极端收益的偏好是重要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政策和市场启示意义。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编号 | 描述 | 数据特征与趋势解读 | 关联文本论点 | 源页 |
| :------- | :--- | :----------------- | :------------ | ----- |
| 图表1 | 2000年Merrill Lynch Dividend基金与AIM Opportunities基金收益分布对比 | 两基金平均收益类似,但AIM基金展现了极端高收益(2月)特点,而Merrill Lynch基金换月表现稳定 | 说明基金极端正收益的存在与投资者倾向极端收益基金的背景 | [page::3] |
| 图表2 | 基金整体特征与MAX十分位组统计 | 高MAX基金伴随更高波动率、换手率、费用,规模较小,偏度接近零且显著高于低MAX基金,显著不同基金类型及活跃度相关性清晰 | 支撑MAX作为极端收益的有效衡量指标,且与基金风险特征相关 | [page::6][page::7] |
| 图表3 | MAX在全年月度分布百分比 | MAX分布近均匀,无显著季节性,排除基金经理粉饰行为对MAX数据的极端影响 | 描述数据的均匀性与分析真实性 | [page::8] |
| 图表4 | 资金流与MAX关系回归结果 | MAX变量显著正向预测资金流,单位变化带来约0.76%至0.95%的资金流增量,表现出强烈资金流吸引力 | 量化MAX对资金流的实证影响 | [page::9][page::10] |
| 图表5 | 匹配调整MAX和残差MAX与资金流关系回归 | 尽管剔除波动率和业绩影响后,MAX代理变量影响力仍显著,表明低共线性干扰,MAX是独立变量 | 强化MAX效应的稳健性 | [page::11] |
| 图表6 | MAX转换矩阵显示MAX持续性 | 高MAX基金高概率维持高MAX,低MAX基金也趋于持续低MAX,表明极端收益的持续性 | 支撑偏好理论中持续预期的假设 | [page::12] |
| 图表7 | 回归分析MAX滞后持续性 | MAX滞后正向影响当前MAX,控制多变量后依旧稳健 | 进一步佐证MAX稳健持续性 | [page::13] |
| 图表9 | MAX与知名度代理变量交互回归 | 明星基金中的MAX效应显著增强,媒体报道、Google搜索等影响较小 | 反驳单纯知名度解释,强调投资者偏好 | [page::15][page::16] |
| 图表11 | MAX与未来业绩横截面回归 | MAX与未来业绩负相关且不显著,验证MAX非预测业绩指标 | 支撑MAX无预期超额收益来源 | [page::17][page::18] |
| 图表12 | 基于投资组合的业绩-MAX关系 | 高低MAX投资组合alpha差异负或无显著差异 | 投资策略非盈利性 | [page::19] |
| 图表16 | MAX分类下异质波动率和偏度统计及相关 | 高MAX基金波动率显著高,偏度与MAX关系弱 | 控制波动率、偏度验证MAX影响独立 | [page::23][page::24] |
| 图表17 | 加入异质波动率及偏度后MAX-资金流回归 | MAX系数依然正且显著,IVOL和异质偏度控制后仍生效 | MAX效应稳健不被风险异质性解释 | [page::24] |

---

四、估值分析


  • 本报告并不涉及对某基金或板块的估值分析,而是基于实证数据的行为金融研究,故无传统的DCF、PE估值等内容。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中明确风险提示:

- 研究基于历史数据及海外文献总结,可能受局限。
- 结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注意规避实际投资决策风险。[page::3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基于大量历史数据及稳健多维检验,结论较为严谨,但仍存在潜在偏差可能:

- 知名度与偏好完全区分难度大:虽然代理变量显示MAX效应主要因偏好驱动,但知名度与偏好交织,无法完全排除间接影响。
- 基金经理策略动机未探明:是否存在基金经理主动制造极端收益以吸引资金尚无结论,未来研究空间大。
- 数据频率局限:MAX基于月、季度级别收益,日度数据虽尝试验证但因信息披露限制存在较大挑战。
- 跨市场与其他类型基金:结论限于美国公募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及其他地区可能异质性显著。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深度分析了美国公募基金投资者对极端收益的偏好及其对资金流的影响,主要发现包括:
  • 显著且稳健的资金流-MAX正相关关系:基金的最大月度风格调整收益(MAX)能够显著预测未来资金流入,且此关系并未因基金业绩、规模、费用、历史波动及偏度而消失。

- MAX具有较强持续性:既往高MAX基金未来MAX概率同样较高,投资者对极端收益有合理预期,但高MAX并非未来业绩的有力预测。
  • 投资者行为以偏好“彩票性质”收益为主:资金流相关效应主要由偏好驱动,知名度虽然部分影响投资选择,但非主要解释变量,尤其明星基金中MAX资金流关系更强。

- 主动管理度影响偏好显著:现金流- MAX正相关基本仅限于主动管理的股票基金,债券和指数基金无显著关系。
  • 基于MAX的资金配置策略不可带来额外风险调整收益:未来业绩分析、投资组合实证均表明基于MAX选基策略不具备超额收益能力。

- 扩展认知模型:该研究补充了行为金融中关于投资者偏好对基金层面资本配置影响的理解,强调资金流动性视角的直接性与适用性。

综上,投资者对极端正收益的概率存在系统性高估,促使资金流向具有高极端收益特征的基金,但该行为并未带来实际业绩优势,提示市场可能存在行为性错配与效率损失。

---

参考文献(部分)


  • Barberis, N., & Huang, M. (2008). Stocks as lotteries: The implications of probability weighting for security prices.

- Brunnermeier, M., Gollier, C., & Parker, J. A. (2007). Optimal beliefs, asset prices, and the preference for skewed returns.
  • Bailey, W., Kumar, A., & Ng, D. (2011). Behavioral biases of mutual fund investors.

- Chevalier, J., & Ellison, G. (1997). Risk taking by mutual funds as a response to incentives.
  • Cremers, M., & Petajisto, A. (2009). How active is your fund manager? A new measure that predicts performance.

- Lakonishok, J., Shleifer, A., Thaler, R. H., & Vishny, R. W. (1991). Window dressing by pension fund managers.
  • Mullainathan, S. (2001). A memory-based model of bounded rationality.

- Pomorski, L. (2004). The Morningstar name change: Categories vs styles.
  • Sirri, E., & Tufano, P. (1998). Costly search and mutual fund flows.

-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92). 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
  • Lewellen, J., & Nagel, S. (2006). The conditional CAPM does not explain asset pricing anomalies.

- Azar, J., & Loewenstein, G. (2011). Attention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

总体评价



本报告系统、充分地使用大量历史数据,结合稳健实证检验,深入剖析了投资者对基金极端收益的态度偏差,并依此解释资金流动行为。研究框架清晰、数据分析方法严谨,并配备丰富数据支持整体论断。

对于理解投资者行为对基金资产配置的影响尤为重要,也为基金管理者设计产品、营销策略及监管部门监控市场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未来的后续研究可关注基金经理对极端收益的策略选择及跨市场的行为差异。

---

以上内容严格依据原文报告,所有观点均附带溯源页码标识,确保分析的权威性与追溯方便。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