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收益】汇率周报:外汇对冲进展如何,美元指数反弹还是反转?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关注美元指数在全球不同交易时区的涨跌表现,分析外汇对冲需求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跟踪丹麦、中国台湾等地区寿险及养老金的美元对冲比例,发现对冲成本高企制约对冲需求提升。预测美联储降息将降低对冲成本,推动外汇对冲比例进一步抬升,进而对美元指数走势形成压力。人民币方面,央行逆周期因子的调整有助于稳定并缓慢升值,人民币汇率预计维持7.05-7.25区间波动。提出远期锁汇及区间操作策略,提示特朗普政策、宏观政策及地缘政治风险作为主要风险因子[page::0]。

速读内容


美元指数分时区涨跌及外汇对冲需求变化分析 [page::0]

  • 2025年4月至5月,美元指数在亚洲和欧洲时段显著下跌,反映了对冲需求的抬升。

- 2025年6月该时段美元指数企稳,显示对冲需求有所降温。

寿险及养老金美元对冲比例跟踪 [page::0]


| 地区 | 2025年5月对冲比例 | 2023年水平 | 2020年前水平 |
|------------|------------------|------------|--------------|
| 丹麦 | 约73% | 73%(接近历史高位) | / |
| 中国台湾寿险 | 26.9% | / | 约50% |
  • 丹麦对冲比例显著上升,接近历史高位但仍有提升空间。

- 台湾寿险对冲比例升幅有限,远低于历史水平。

主要外汇对冲成本及其对对冲比例的影响 [page::0]

  • 中国台湾、日本、中国大陆投资者的对冲成本分别约为9%、4%、3%,较高对冲成本限制了对冲比例提升。

- 预计美联储降息将促使对冲成本下降,推动外汇对冲比例进一步上升。

未来美元指数与人民币汇率展望及操作建议 [page::0]

  • 美元指数预计2025年下半年在90-102区间波动,整体面临下行压力。

- 人民币中间价逆周期因子放大,贬值压力有限,预计维持7.05-7.25稳中有升格局。
  • 策略建议:购汇方向采取远期锁汇,结汇则在区间上沿择机操作。


风险提示 [page::0]

  • 特朗普政策超预期影响;

- 中国宏观政策不及预期;
  • 地缘政治风险升级。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细解析——《外汇对冲进展如何,美元指数反弹还是反转?》固定收益组智量金选 2025年07月13日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汇率周报:外汇对冲进展如何,美元指数反弹还是反转?

- 作者:固定收益组,智量金选
  • 发布机构:智量金选

- 发布时间:2025年7月13日
  • 主题:本报告聚焦美元指数走势分析及外汇对冲进展,重点评估不同地区投资者外汇对冲需求及成本变化对美元走势的影响,同时涉及人民币汇率走势及策略建议。


报告核心观点与目标



报告的核心逻辑围绕美元指数在不同国际时区的涨跌,反映的不同预期及对冲需求变动展开分析,同时结合海外主要保险养老金机构及台湾寿险公司的对冲比例变化,来判断外汇对冲整体趋势和成本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结论认为美联储降息将降低对冲成本,提高对冲比例,美元指数有望面临下行压力。人民币汇率方面,报告看好人民币汇率维持稳中有升走势,政策边际调整有望进一步减缓贬值压力。

评级及策略层面,报告建议购汇方向采用远期锁汇策略,结汇在人民币汇率区间上沿择机进行,同时提示特朗普政策变动、中国宏观政策调整及地缘政治升级作为主要风险因子。[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摘要与核心分析


  • 核心论点


- 美元指数在2025年上半年于亚洲、欧洲交易时段的涨跌揭示了不同时间段的交易预期和美元对冲需求变化。4-5月时段美元指数明显下行,结合对冲需求上升,反映投资者积极对冲美元敞口;6月该趋势趋于企稳,显示对冲需求有所降温。

- 实际外汇对冲比例通过丹麦及台湾寿险公司养老金数据得到佐证,丹麦显示美元对冲比例近三年来显著反弹但仍未达到历史高点;台湾地区寿险公司对冲比例提升有限,远低于历史峰值。

- 报告指出对冲成本在限制一部分投资者增加对冲敞口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台湾(9%)、日本(4%)及大陆投资者(3%)对冲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对冲比例未大幅提升。
  • 推断


- 随着美联储可能降息,对冲成本将下行,进一步推升对冲需求及比例,美元指数面临下行压力,预计未来下半年运行区间为90-102。

- 人民币政策层面,央行通过扩大逆周期因子调升中间价操作,展现较强定价与纠偏意图,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预计区间为7.05-7.25。
  • 风险提示


- 报告点明特朗普政策的潜在超预期风险,中国宏观政策调整不及预期,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可能带来汇率市场不确定性。

2.2 对冲需求与时区关联分析



报告通过观察美元指数在亚洲与欧洲等不同时段的走势,将其作为美元对冲需求变化的间接指标。例如4-5月时美元在亚洲、欧洲交易时段明显下跌,被解读为投资者对美元敞口大量对冲导致的卖压。6月该下跌压力明显缓和,暗示对冲需求有所回落。此分析基于对不同交易时间段的价差变化,隐含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时间对美元的需求强弱。

2.3 对冲比例变化分析



以丹麦养老与保险资金为代表的欧洲投资者,其美元对冲比例自2025年3月以来显著增长,接近2023年约73%的水平,尚未触及历史最高点,显示欧洲资金仍有潜力提升美元对冲敞口。相比之下,台湾寿险公司等对冲比例提升有限,仍仅为26.9%,明显低于2020年之前近50%的历史数据,彰显部分投资者由于成本等因素难以提升对冲比例。

2.4 对冲成本构成与影响



对冲成本具体计算为外汇远期点差或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反映套保费用。报告列明台湾投资者面对约9%的对冲成本,日本约4%,大陆约3%,均处于较高水平,显著抑制了部分机构增加对冲敞口的动力。由此揭示出外汇对冲比例的提升并非单纯需求驱动,而是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权衡结果。

2.5 后续展望与政策驱动



未来美联储降息成为关键触发点,降息将降低美元资产的收益率,从而减少远期外汇保值溢价,即对冲成本,进而促使投资者加大美元对冲配置比例,可能导致美元指数重新面临下行压力。

人民币方面,中国央行持续稳步调升人民币中间价,并扩大逆周期调节因子,这一干预策略表现出将贬值压力有效控制在较低水平的意图,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提振。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仅包含一张二维码图片(第1页),用于引导读者关注“智量金选”微信公众号,提供衍生品和量化研究相关内容,未涉及具有分析价值的金融图表数据展示,因此图表分析部分不适用。[page::1]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性质为宏观与外汇策略分析,未涉及具体公司估值模型、财务预测或传统DCF、市盈率等估值方法,因此无估值分析部分。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识别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1. 特朗普政策超预期

该风险可能导致美元走强或市场波动加剧,干扰对冲行为及汇率走势,政策方向的不确定性使模型预测存在折价空间。
  1. 中国宏观政策不及预期

若中国财政或货币政策未达预期宽松,将削弱人民币基本面,扩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影响对冲需求及市场情绪。
  1. 地缘政治风险升级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如中美贸易、地区冲突)可能推升避险需求,美元指数或受益于此类资金流入,同时增加市场波动不确定性。

报告未详细量化风险发生概率或提供明确缓解方案,风险提示主要作为外部不确定性提醒,提示投资者关注宏观事件演变对汇率走势的影响。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总体逻辑清晰,但对美元指数涨跌仅基于不同时区价格变化解读对冲需求,存在假设美元指数变化完全由对冲需求驱动的风险,实际价格变化可能受多重因素影响,如市场情绪、资金流动和技术面因素,分析视角较单一。
  • 对冲比例与成本分析较为充分,但对台湾、日本和大陆等地的对冲成本高企成因缺少深层说明,如利率差变动、资金流动性紧张等机制未展开阐述。
  • 对于美联储降息对对冲成本下降的预期较为理想化,忽略了突发宏观经济或金融事件可能扰乱市场预期和资金流动,潜在假设较为乐观。
  • 报告对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区间的预测依赖于央行逆周期调节因子持续有效,但未充分讨论若全球风险偏好反转或美元走强时人民币可能的承压路径。


---

七、结论性综合



本份由智量金选固定收益组发布的《外汇对冲进展如何,美元指数反弹还是反转?》报告,精准地聚焦了2025年上半年不同交易时区美元指数的波动与全球外汇对冲比例的联系,通过丹麦养老与台湾寿险公司数据分析了实际对冲比例的演变及其制约因素——主要是对冲成本的高企。

核心见解指出,对冲需求在4-5月提升带动美元指数阶段性下跌,6月趋稳对应对冲需求降温。不同地区投资者对冲行为差异显著,尤其台湾市场对冲比例远低于欧洲同行,成本因素成为关键限制。

展望未来,随着美联储可能降息,预计对冲成本将显著下降,进而推动美元对冲比例提升,美元指数可能面临显著下行压力,预计下半年美元指数运行于90-102区间。同时人民币汇率受益于央行逆周期调节因子的积极管理,预计将在7.05-7.25区间稳中有升。

策略层面,报告建议购汇以远期锁汇为主,结汇在人民币区间上沿择机进行,同时警惕特朗普政策变动、中国宏观政策和地缘政治升级这三大风险因素对外汇市场的潜在冲击。

尽管报告逻辑清晰严谨,但部分对冲需求与成本的成因分析及美联储政策效应的单一线性预期,需结合更宽广的宏观及市场变量审慎对待。整体来看,该报告为把握美元指数及人民币未来走势提供了有价值的动态外汇对冲视角,对相关固定收益及外汇投资决策具有参考意义。[page::0][page::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