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公共财政支出增速放缓 民生仍是重点投向 2025年1-5月财政数据点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前5个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比略降但降幅收窄,税收表现趋稳,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长带动整体收入稳定。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4.2%,民生及科技支出增速较高,基建支出持续下滑。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6.9%,支出增长16%,主要依托专项债资金支持,财政支持结构调整明显。总体财政支出增速边际放缓,结构性重点仍聚焦“投资于人”及民生领域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年1-5月公共财政收入表现 [page::0]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96623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1-4月收窄。
- 税收收入降幅收窄至-1.6%,增值税和制造业收入增长,个人所得税持续改善但非因工资性收入。
- 企业所得税、消费税收入降幅收窄,非税收入增速回落。
- 财政收入完成全年预算的43.9%,略低于过去五年均值。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及增长趋势 [page::1]
- 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4.2%,涨幅较1-4月略有收窄。
- 民生领域支出增速稳定于6.6%,社保与就业支出增长9.2%,教育支出增长6.7%。
- 基建领域支出降幅扩大至-3.2%,城乡社区、农林水和交通运输支出减少,仅环保保持正增长。
- 科技文体领域支出增速提升至6.2%。
- 公共财政支出完成全年预算的38.0%,高于五年平均水平。
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和风险提示 [page::1][page::2]
-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6.9%,土地出让收入贡献收缩。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16%,增速较前期回落,有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加速落地支撑。
- 广义财政支出(公共财政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6.6%,呈现边际放缓。
- 风险提示涵盖经济环境及政策超预期变化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深度阅读
渤海证券宏观团队《公共财政支出增速放缓 民生仍是重点投向 2025年1-5月财政数据点评》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标题: 【宏观】公共财政支出增速放缓 民生仍是重点投向 2025年1-5月财政数据点评
作者: 宏观团队 王哲语、周喜、李济安(渤海证券研究所)
机构: 渤海证券研究所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4日 09:02
- 主题: 2025年1-5月中国财政收支情况分析,重点聚焦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与支出的结构变化,探讨宏观财政政策实施节奏及其对经济的潜在影响。
核心论点概括:
报告基于财政部2025年1-5月财政数据,指出总体财政收入仍处于负增长状态但降幅收窄,公共财政支出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财政支出结构延续“重民生、弱基建”特征,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但支出保持较快增长,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资金加速落地支撑政府性基金支出,广义财政支出增长有所放缓。文章特别强调民生和科技领域为财政重点投向,整体体现出财政政策在支持民生和经济稳定中的调节作用。[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报告开篇公布2025年1-5月财政数据,指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96623亿元,同比微降0.3%,支出为112953亿元,同比增长4.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483亿元,同比降6.9%,支出32125亿元,同比增长16%。总体财政收入正承压,财政支出继续扩大,尤其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增长,反映财政政策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保持一定刺激力度。[page::0]
分析与逻辑:
收入端负增长持续但降幅收窄,暗示经济回暖迹象,但结构性压力依然存在;支出端同比增长说明财政仍聚焦于经济和社会保障的稳定,财政政策偏向宽松。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主要受土地市场低迷拖累,而支出端特别国债等资金加快使用,表现出财政工具在“稳增长”中的应用。
---
2.2 公共财政收入分析
关键论点总结:
- 2025年前5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负增长但降幅较1-4月收窄。
- 税收收入降幅从1-4月的更大幅度缩小至 -1.6%;5月当月收入同比为正。
- 增值税收入同比增长扩大,推断经济活动活跃度提高。制造业相关领域销售收入增长7.5%。
- 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涨幅扩大,但就业尚无明显改善,推测主要原因是财产性收入增加。
- 企业所得税收入降幅小幅收窄,消费税涨幅小幅收窄,整体税收趋于稳定。
- 非税收入同比增速回落,原因是基数提升和政府盘活存量资产的难度加大。
- 1-5月财政收入完成全年预算的43.9%,略低于过去5年平均44.3%。
数据意义解析: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主体,其增减直接反映经济活力。5月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增长7.5%是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个人所得税上升但与就业改善不符显示收入结构变化(财产性收入增加),这提示社会财富分布及投资回报对财政的影响日益突出。非税收入反映政府资产变现状况,下降可能与资产售罄或市场环境有关,提示财政收入来源结构面临挑战。[page::0]
---
2.3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核心观点:
- 2025年1-5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4.2%,增速略低于前期。
- 支出结构“重民生、弱基建”继续。民生领域增长6.6%,社保就业增长9.2%,教育支出增长6.7%。
- 基建领域支出持续负增长,降幅扩大至3.2%,农村社区、农林水、交运等领域负增长明显,仅环保领域为正。
- 基建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降低至近年来新低,基建投资资金更多依赖政府性基金。
- 科技文体支出增速提升至6.2%,体现对科技创新和文化体育领域的投入加大。
- 1-5月财政支出完成全年预算38.0%,高于5年平均37.4%,呈现财政支出相对积极态势。
分析说明:
财政支出增速放缓反映财政政策节奏调整,强调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是财政政策精准发力的体现。基建支出下降表明政府对基建投资的依赖度下降,可能更多依靠政府性基金专项融资。科技文体领域增速提高符合当前推动创新驱动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方向。[page::1]
---
2.4 政府性基金收支状况
关键点:
-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降6.9%,且降幅扩大,尤其土地出让收入下降拖累明显。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16%,较1-4月增速略收窄,但仍处于较快扩张态势。
- 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资金支出增速有所回落,但整体保持高位。
- 资金主要投向重点领域(“两重”领域),即与公共财政支出重点不同,显示出财政资金配置的多元化。
- 结合来看,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6.6%,较前期略减。
论证和逻辑:
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表明土地市场依然低迷,土地出让难以成为财政收入稳定来源;而支出端增速较快,说明财政政策特别是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和国债资金大力推进投资项目,发挥稳增长职能。二者形成财政收支结构在调整,公安财政支出偏民生与科技,政府性基金更多聚焦基建等资本形成,表明跨领域财政供给优化升级。[page::1]
---
2.5 风险提示
报告指出两大风险因素:
- 经济环境变化超预期导致税收基数变化(增减均可能);
2. 政策变化超预期导致财政支出规模或节奏变化。
风险提示充分说明财政数据及策略仍受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控双重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要求投资者和分析师对后续动态保持关注。[page::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开头配有一张标志性宣传图(images/7e11d6e6fc614f514a5e6aa0e85d00a3fc1b808fd8bf9d1d15f0b0f27032fba1.jpg?page=0),该图片主要起视觉宣传作用,体现机构形象与主题“君临渤海 诚挚相伴”,暗示渤海证券以深度研究陪伴投资者判断宏观财政趋势。该图不包含具体数据,未对内容分析产生直接贡献。
报告末尾附有渤海证券研究所标志图 (images/18069e7cfe61ea28a1e3a069108c8325c106db9c6a58a15e7cfffd2836898768.jpg?page=3),表示权威机构身份认证。
整体报告缺乏复杂数据图表或表格,所有数据以文本形式呈现。已分析的关键财政收支数据和同比变化是全文数据核心,作者通过详细的数字解读代替了图表视觉展示。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聚焦宏观财政数据点评,未涉及具体企业或行业估值模型,也无目标价或评级。因而不存在DCF、P/E或可比公司分析等估值方法,报告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财政收支趋势和结构的解读及政策导向的分析上。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经济环境变化风险: 税基的波动对财政收入直接影响,若经济未达预期复苏或出现下行,税收收入降幅可能扩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剧。
- 政策变化风险: 财政支出计划可随政策调整发生重大改变,此举虽灵活但带来不确定性,政策紧缩或刺激规模超预期都将影响财政资金的运行节奏,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
报告未细致说明具体缓解措施,提示主要为警示性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与政策信号。[page::2]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财政收入负增长背景复杂,报告重点关注税收结构和非税收入变化,但未详细讨论收入结构变化对未来财政可持续性的长期影响,如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波动性问题未深入披露。
- 支出结构侧重“重民生、弱基建”符合当前政策趋势,但未深入论述基建支出下降可能对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的风险。
- 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虽描述清晰,但报告未直面土地市场低迷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潜在冲击。
- 政策灵活性的强调伴随着不确定性风险,报告提出风险提示但缺乏具体政策建议或风险缓释路径。
- 数据披露有限无图表和分行业详细数据分析,部分文字描述模糊如“‘两重’领域”未定义,限制了深层洞察。
整体报告立足于宏观财政数据和政策解读,表述谨慎,不存在明显偏见,但对部分潜在问题处理较为保守,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深化风险测算与政策响应分析。
---
七、结论性综合
通过2025年1-5月财政数据分析,渤海证券宏观团队揭示了当前中国财政政策的主要特征和动态:
- 财政收入方面,公共财政收入继续负增长但降幅收窄,税收收入结构改善迹象明显,尤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速回升,表明经济活动有所回暖,且财产性收入贡献值得关注。非税收入增速放缓反映政府资产变现难度加大。
- 财政支出方面,公共财政支出保持4.2%的同比增长,支出重点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社保就业、教育和科技文化体育获得显著增量支持;基建支出负增长加剧,支出结构明显优化向服务民生和创新驱动转型。
- 政府性基金方面,收入受到土地市场低迷影响下降,支出则因国债和专项债资金加速落地保持高速增长,资金投向重点不同于公共财政,显示财政政策组合调整趋于多元化和精准化。
- 整体财政收支体现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精准支持民生和经济稳定发展的总体思路。广义财政支出虽出现增速回落,但仍保持增长,展示财政对稳增长的持续贡献。
- 风险提示进一步强调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对财政收支带来的不确定性,提示需持续关注经济基本面和财政政策调整对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本报告无估值模型和具体投资评级,作为宏观财政政策与数据研判的重要参考,具有较强的信息价值。其通过细致梳理财政收支变化和结构调整,辅以数据和政策分析,为宏观经济政策研判和产业投资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
引用标注: 本文所有数据和信息均来自渤海证券研究所2025年6月24日发布的报告《公共财政支出增速放缓 民生仍是重点投向 2025年1-5月财政数据点评》[page::0,1,2]
---
附:报告视觉图片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