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资产与基金周报(20250630-20250704)——权益、商品基金涨幅较大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全面回顾了2025年6月底至7月初期间大类资产市场及基金表现。权益市场整体上涨,其中钢铁、建筑材料、银行板块涨幅居前;港股及美股表现差异明显。债券市场收益率小幅下调,信用利差有所收窄。商品市场普遍上涨,原油、黄金表现较好。基金市场新成立基金19只,权益型基金数量最多,固收类基金规模最大。本周所有大类基金均实现正收益,权益和商品基金涨幅领先,为投资者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page::0][page::1][page::9]
速读内容
一、大类资产市场概况 [page::0][page::1][page::2][page::3]

- A股主要指数涨幅普遍,以上证指数涨1.40%为代表。
- 行业表现中钢铁(5.06%)、建筑材料(3.96%)和银行(3.77%)涨幅较大,计算机、非银金融及美容护理板块出现下跌。
- 港股恒生指数下跌1.5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75%,医疗保健板块领涨,非必要消费板块领跌。
- 美股主要指数均录得上涨,道指涨2.30%,纳指涨1.62%,标普500涨1.72%。

- 欧洲主要股指涨跌分化,德国DAX跌1.02%,法国CAC40微涨0.06%。
二、债券市场动态 [page::4][page::5]

- 1年、3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1.34%、1.38%、1.64%,微幅下降,期限利差(10年-1年)微升至30.71BP。
- 信用债利差收窄,1年期企业债AAA利差29.82BP,较上周减少5.16BP。
- 美债收益率10年期4.35%,2年期3.88%,期限利差缩小9BP至47BP。

三、商品市场表现 [page::5][page::6]

- 国内主流商品表现分化,螺纹钢涨2.64%,原油小幅上涨0.89%,谷物下降1.19%。
- 国际市场中COMEX黄金涨4.25%,ICE布伦特原油涨3.27%,LME铜微跌0.27%。

- 南华指数显示贵金属和农产品表现优异。
四、外汇市场概况 [page::6][page::7]

- 美元兑人民币基本稳定,欧元、加元、瑞郎小幅升值,英镑贬值0.69%。
- 美元指数维持在96.99附近,黄金价格与美元指数走势呈反向关系。

五、基金市场概况 [page::7][page::8][page::9]
- 本周新增基金19只,其中权益基金16只,固收基金2只,FOF 1只,安信价值共赢A和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规模较大。
- 全国公募基金总数量12835只,规模32.31万亿,权益基金数量占比达51.86%,稳居数量第一;固收基金规模占比67.65%,规模最大。




- 本周所有大类基金均实现正收益,权益基金涨1.20%,商品基金涨1.00%,表现优异。
深度阅读
太平洋金工 | 大类资产与基金周报(2025年6月30日-7月4日)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大类资产与基金周报(20250630-20250704)——权益、商品基金涨幅较大》
- 作者:刘晓锋、孙弋轩、简啖
- 发布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7日
- 主题:关注2025年6月底至7月初期间中国及国际大类资产市场的表现,重点覆盖权益市场、债券市场、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同时分析我国公募基金市场的数量、规模与业绩表现。
核心论点及目标信息:本周权益市场和商品市场表现较为强劲,相关基金涨幅领先。公募基金新成立数量稳定,固收基金规模最大,权益基金数量占比最高。报告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周大类资产市场动态及基金趋势的全面梳理,助力基金投资决策和市场理解。[page::0][page::1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大类资产市场概况
(一)权益市场
- 关键论点:A股整体表现积极,上证指数上涨1.40%至3472.32点,深证成指、中小板、创业板指数等均实现正收益,且涨幅接近1.2%-1.8%。细分风格方面,大盘价值(上涨1.94%)和中盘价值(上涨1.87%)表现优于小盘成长(上涨1.14%)。行业板块方面,钢铁(+5.06%)、建筑材料(+3.96%)、银行(+3.77%)为领涨行业;计算机(-1.28%)、非银金融(-0.72%)、美容护理(-0.55%)为跌幅较大行业。
- 推理依据及数据:市场上涨主因可能源自经济增长预期提升和行业基本面改善,尤其是传统周期行业如钢铁和银行表现亮眼,反映资金回流大盘蓝筹及周期行业的趋势。成长和科技板块调整,可能受估值压力和资金结构调整影响。
- 海外市场:港股受压力,恒生指数及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下跌1.52%、1.75%,医药保健(+4.89%)逆势上涨,非必需消费品重挫2.91%。美股反弹,道琼斯工业指数涨2.30%,纳指涨1.62%,标普500涨1.72%,显示发达市场风险偏好改善但区域差异明显。
- 解释市场风格差异:大盘价值股受到资金青睐,显示投资者倾向于稳健资产;小盘成长虽上涨但幅度有限,强调风险偏好依然分化。
- 图表详解:
- 图表1A显示上周与本周主要A股市场指数涨幅对比,本周涨幅集中在1%-2%,明显缩小了与上周(6%-7%)的差距。
- 图表2A风格指数显示本周大盘价值和成长涨幅同步放缓,小盘成长涨幅持平,反映市场上涨已经进入阶段性放缓期。
- 图表3行业涨跌幅中钢铁领涨至5%以上,连续上涨反映周期复苏。



Page references: [0], [1], [2], [3]
(二)债券市场
- 关键论点:央行本周逆回购净投放为-13753亿元,表明流动性略显收紧。国内利率债收益率微幅下行,1年期国债收益率1.34%(跌0.90BP),10年期1.64%(跌0.29BP)。期限利差(10年-1年)小幅上升0.61BP至30.71BP,意味着整体收益率曲线略趋平缓。信用债利差收窄,1年期企业债AAA利差降至29.82BP,说明信用风险有所减轻。
- 中美利差与期限利差:美债收益率较上周微跌,10年期美债4.35%,2年期3.88%,期限利差下降9BP至47BP,显示市场对美联储未来加息预期有所回落。中美利差呈现倒挂状态,2年期至10年期分别倒挂超过240BP,且倒挂幅度较上周进一步加深,反映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及市场避险情绪增强。
- 图表详解:
- 图表8展示国内信用利差与期限利差变化,3年企业债与国债利差近半年趋势为下降,信用风险在缓解。
- 图表9显示美债期限利差动态,近期存在收窄,可能预示经济增长预期趋缓。
- 图表10中美利差变化明显,持续的利差倒挂对跨境资金流动和汇率波动构成压力。



Page references: [0], [4], [5]
(三)商品市场
- 关键论点:国内商品价格涨跌互现,螺纹钢(+2.64%)、焦炭(+0.93%)、生猪(+1.75%)表现良好,反映内需和产业链逐步恢复。原油小幅上涨0.89%,金属部分涨幅有限,沪铜微跌0.21%。国外主要商品如布伦特原油上涨3.27%,COMEX黄金涨4.25%,贵金属行情强劲。
- 南华指数显示综合、金属和贵金属均实现正涨幅,能源化工受益于原油上涨,而农产品表现居中。
- 图表详解:
- 图表11本周国内主要商品涨跌幅对比,上周原油大幅下挫,本周反弹0.89%,显示波动性明显。
- 图表12国外商品涨跌幅中黄金表现突出,油价收复部分失地,铜价震荡调整。
- 图表13南华指数细分领域指数同步反应各品种走势,金属及贵金属涨幅居前。



Page references: [0], [5], [6]
(四)外汇市场
- 关键论点:本周人民币兑美元小幅升值0.05%,其他主要货币兑人民币表现分化,欧元兑人民币升值0.45%,英镑贬值0.69%。美元指数维持96.99稳中趋弱,COMEX黄金价格显著上涨至3425.60美元/盎司,涨幅4.25%,主要受美元走弱及避险需求支撑。
- 图表详解:
- 图表14显示主要货币兑人民币的涨跌幅,欧元、加元和瑞郎表现较强,英镑和港元回落。
- 图表15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呈现负相关走势,美元指数下滑带动黄金上涨。


Page references: [0], [6], [7]
---
2.2 基金市场概况
(一)新成立基金
- 本周新成立基金19只,其中权益基金16只,固收+基金2只,FOF基金1只,较大规模产品包括安信价值共赢A(8.57亿元)和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ETF(7.05亿元)。新发基金仍显重视权益类,体现市场对权益配置的需求保持旺盛。
(二)基金数量与规模
- 截至2025年7月4日,全国开放式公募基金12835只,管理资产规模合计32.31万亿元人民币。
- 权益基金占基金数量比例最高(51.86%),规模占比约22.89%;固收基金虽然数量相对少(3161只)但规模最大,占总规模67.65%;其它基金类型如FOF、商品型、QDII数量与规模较小。
- 图表详解:
- 图表17、18对基金数量与规模的柱状统计直观反映细分产品结构。
- 图表19、20圆饼图展现基金规模和数量占比,更直观理解市场结构与偏好。




(三)基金业绩表现
- 本周所有大类基金均实现正收益,权益基金上涨1.20%,商品基金上涨1.00%,体现权益资产引领基金收益。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涨幅与权益基金表现相符,COMEX黄金及沪金上涨带动商品基金涨幅。
- 相关基金周、月、年及今年以来涨跌幅数据详见图表21-23,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仅供参考。
Page references: [0], [7], [8], [9]
---
3. 估值分析
本报告侧重市场现状与行情分析,未见专门针对个股或基金的估值模型及目标价预测,未明确采用DCF、P/E或EV/EBITDA等估值方法。重点为行情动因解读与趋势总览,故无详细估值分析章节。
---
4. 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风险提示:
- 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且大类基金整体表现不代表所有具体基金类别。
- 基金组合业绩基于历史回测,存在局限性,不能完全预测未来表现。
- 国内外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资产价格与基金表现。
- 潜在风险:
- 权益市场行业分化风险,短期估值波动较大。
- 债券市场流动性、利率变动及中美利差倒挂风险。
- 商品价格波动受全球供需及地缘政治影响。
- 汇率变动可能带来外汇风险,尤其是跨境投资。
- 报告未提供具体缓解策略或风险概率评估,仅做风险提示,对投资者具有警示作用。
Page references: [10]
---
5.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数据详实,但某些描述存在文字表述不规范或略显繁杂(例如部分涨跌幅标点错误与格式错乱),需结合图表以获得清晰信息。
- 对商品与外汇市场的解读较为简略,未深入分析背后宏观驱动因素及潜在波动性风险。
- 基金业绩仅给出近期表现,对长期趋势和结构性变化缺乏深入探讨。
- 报告较为中性,未明显表达强烈乐观或悲观偏向,数据引用均以Wind及太平洋研究院为主要数据源,具有一定权威性。
---
6. 结论性综合
本周大类资产表现整体积极,A股权益市场迎来普遍上涨,尤其是钢铁、建筑材料及银行等周期性行业贡献显著;沪深市场大盘价值风格领先,表现稳健。港股尽管大盘指数下跌,但医疗保健行业板块逆势上涨。美股市场稳步上扬,反映全球风险偏好阶段性提升。
债券市场动态显示国内利率债收益率小幅走低,信用利差收窄,流动性环境虽有所紧缩但债券风险偏好收到支撑。中美利差倒挂加深,值得关注对跨境资金流动及汇率的潜在影响。
商品市场中钢材及能源品种表现较强,外部市场金价上涨动力明显,受美元走弱影响显著。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欧元、加元等主要货币表现积极,而英镑略显疲软。美元指数走弱与黄金价格上涨形成对应关系。
基金市场方面,权益基金市场活跃,持仓增加带来1.2%涨幅,商品基金涨幅紧随,反映整体资产配置趋向多元化与风险偏好提升。固收基金规模仍居主导地位,权益基金数量占比最高,显示市场结构平衡。
总体而言,本周报告揭示市场正处于阶段性上行但风格分化明显的状态。投资者应关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全球资产价格的联动风险,同时把握权益与商品市场的机会,以实现风险调整后的组合优化。
---
总结
- 权益市场主导上涨,周期板块表现最为亮眼。
- 债券市场流动性略紧,信用利差改善,中美利差倒挂需警惕。
- 商品市场期货价格波动,金价受美元影响显著上涨。
- 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美元指数小幅回落。
- 基金市场活跃,权益及商品基金表现优异,固收基金规模最大。
- 风险提示明确,强调历史数据局限,提醒投资者关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本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2025年6月底至7月初一周内大类资产和基金市场的全景画像,结合丰富的图表数据,增强对市场动态的理解和判断力,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