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浅析出口结构变化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4月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明显下降,而对非美市场出口整体上升,尤其是对东盟、欧盟和非洲地区出口增速加快。出口结构变化并非主要由转口效应驱动,而是在关税调整与海外产能布局影响下形成的复杂格局。全球价值链分解结果显示中国对美国的间接出口增幅有限,无法完全抵消直接出口下滑。同时,海外跨国公司及中国企业的出海投资提高了对非美地区的出口,并带动了这些地区对美国的出口增长[page::0][page::1][page::3][page::4]。

速读内容


出口结构变化概述 [page::0][page::1]


  • 2025年4月至8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5.4%,对非美主要市场出口增速继续保持正增长。

- 对东盟、欧盟、日本、拉美和非洲的出口同比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提升,拉动整体出口结构转变。
  • 美国对东盟地区进口增速受到关税调整影响,呈现出口前置效应,8月份边际回落。

- 出口结构调整不完全由转口效应引起,产品品类相关性较低。

出口相关性与全球价值链分析 [page::2][page::3]



  • 中国对美国与东盟出口品类相关性较低,2025年4-8月相关系数仅升至0.16,增速差异相关性仅0.01。

- 全球价值链分解显示间接出口规模仅占中国出口比重小幅提升,无法抵消对美国出口直接下降的影响。

中国对外投资与出口联动 [page::3][page::4]



  • 2024年中国对外投资带动出口金额达到2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货物出口总值5.9%。

- 企业海外产能扩张带动中国资本品和中间品出口对非美地区布局,是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支撑因素。
  • 该趋势不仅推动中国对非美出口,也促进东盟及其他地区对美国的出口增长,形成多层次贸易格局。


深度阅读

报告深度分析:中金公司《浅析出口结构变化》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浅析出口结构变化》

- 作者:郑宇驰、张文朗、黄文静、周彭、潘治东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3日
  • 主题:本报告聚焦中国出口结构自2025年4月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大幅下降与对非美地区出口整体上升的现象,深入剖析背后驱动因素及国际贸易格局演变。


核心论点总结
第一,报告明确指出2025年4月至8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5.4%,而同期对欧盟、东盟、日本、拉美、非洲出口均大幅上升,显示出口结构加速调整。第二,报告分析认为这种出口结构的变化并非简单的转口效应所致,而更多反映关税调整影响下的出口前置效应,以及企业出海趋势带来的产能布局变化。第三,基于全球价值链(GVC)分解、中国对外投资数据,报告支持结构性变化与中国企业海外扩张密切相关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出口正向多个目标市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出口结构变化的基本情况与初步观察(第0页)


  • 关键论点:2025年4月起,中国对美出口突然大幅下降-25.4%,而此前1-3月仍呈5%的增长。同时,中国对其他主要贸易地区(欧盟、东盟、日本、拉美、非洲)的出口均保持正增长,尤其是东盟和非洲,出口增速分别达18.3%和32.2%。

- 逻辑与假设:报告用同比数据揭示关税环境和地缘政治变化对出口流向产生显著影响。报告排除转口效应作为主因,因为中国对东盟出口和东盟对美出口的变动趋势存在反向走向。
  • 关税影响分析:美国对东盟部分关税自4月5日起提升10%,8月再次普遍上调,导致出口前置效应明显,在关税实行初期推高东盟对美国出口表现,但8月增速回落。中国对东盟出口持续稳健增长,说明两者之间的出口变动并非简单转口现象。

- 产口类别相关性:1-3月中国对美和对东盟出口HS2位产品同比增速相关系数极低(0.05),4-8月虽有所上升(0.16),但整体相关性依然弱,增速差异关联性更低(0.01),体现出口品类间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单纯解释为转口效应不足以覆盖整体现象。

2. 深度数据分析与全球价值链视角(第1-3页)


  • 全球价值链(GVC)分解

- 数据显示,2018年其他地区对美出口中来自中国的金额占其中国总出口的3.8%,2024年升至4.2%。该边际升幅远低于4-8月中国对美出口下降的3.8个百分点拉动,表明其他地区转口对冲能力有限。
- 这强化了前文观点:结构变化不单是贸易线路调整,更反映中国产能和贸易格局实质性转变。
  •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ODI)情况

- 2024年中国对外投资驱动相关出口金额达2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货物出口的5.9%。
- 此数据体现中国企业海外产能布局加速向东南亚等非美区域转移,以资本品及中间产品出口为主,进而促进相关地区对美出口增长。
  • 图表解读

- 图表1&2(中国出口与美进口分地区拉动)显示,2025年上半年后,美国进口中东盟拉动权重上升,直接说明东盟地区在填补美国产品进口需求上作用显著;中国出口多个非美区域的增速支撑了整体出口稳定。
- 图表3(主要亚洲地区对美国出口同比)揭示主要亚洲国家中,东盟成员国表现出出口增速的抬升与波动,与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走势形成比较,支持区域间贸易转移趋势。
- 图表4(中国对美和东盟出口品类相关性)明确了二者出口品类不高度相关,排除大量产品通过东盟转口至美国的单一假设。
- 图表5(GVC分解)支持对美间接敞口上升有限,不足以抵消直接出口下降。
- 图表6(中国对外投资带动出口金额)正面反映了海外投资与出口联动渐成趋势。

3. 综合分析与推断(数据与逻辑综合)


  • 报告展现出口结构变化本质是中国企业全球产能布局演进和国际贸易体系适应的表现。相较于过去依赖对美直接出口,现在更多是通过东盟及其他非美区域进行多渠道出口。

- 关税政策导致的前置效应和贸易时序调整仅是短期冲击,真正驱动出口结构演变的是贸易链条深刻调整和海外投资扩张。
  • 依托详细统计数字和多维图表验证,报告在数据业务的严谨性体现较好,且避免单纯依据表面贸易统计解释问题,体现出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贸易深化理解。


---

三、重点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与图表2:中国出口与美国进口同比分地区拉动变化




  • 描述:分别反映了2024年1月至2025年8月期间,中国出口和美国进口按主要地区分类的年同比增速及其对整体数据的贡献。

- 数据与趋势:2025年4月后,美国进口中对中国出口贡献显著下滑,东盟对美国进口贡献相应抬升,表现出东盟的补偿效应。
  • 联系文本:支持报告中关税政策推动贸易转移的判断,显示出贸易结构的调整迹象。

- 局限性:时间跨度短,不能完全排除季节或短期经济波动因素。

图表3:主要亚洲地区对美国出口同比




  • 描述:细化至亚洲国家,对比2024年及2025年1-7月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主要东盟国家及日本、韩国、印度等对美国出口同比变化。

- 数据解读:2025年4月起,东盟多国对美出口波动剧烈但整体增速明显,表现出波动性与不确定性;中国大陆对美出口大幅下降,支撑结构转变结论。
  • 联系文本:验证首段对转口效应排除,指向企业产能国际化布局的逻辑。


图表4:中国对美国与东盟HS2位出口相关性




  • 描述:统计2025年不同月份中国对美和对东盟出口品类(HS2位)的同比相关系数。

- 解读:相关系数绝对值低,且增速差异相关性极低,表明产品类别结构明显分化,说明出口路径多样化,不仅是简单贸易转移或转口。
  • 联系文本:直接支持报告的转口效应非主因判断。


图表5:全球价值链分解结果




  • 描述: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其他地区对美国出口中中国间接贡献的变化。

- 解释:虽然间接敞口有所上升,但边际变化幅度远低于中国对美出口直接下降的影响,间接敞口不能完全抵消下降。
  • 联系文本:强化多渠道出口结构调整结论。


图表6:中国对外投资带动出口金额




  • 描述:展示2008年至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及由此带动的出口规模。

- 趋势解释:过去十多年中国对外投资稳步增长,带动出口金额呈上升趋势,突显海外建厂与资本输出对于出口结构形成的正向促进。
  • 联系文本:证实出海企业战略升级是出口结构变化本质驱动力。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宏观贸易结构深度分析,不涉及具体公司或证券的估值模型,故无估值内容。报告通过数据推导和全球价值链解构,重点在于贸易流和出口品类的结构性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财务影响的间接探讨。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并未专门列出风险章节,但隐含风险因素包括:
  • 政策风险:如美国或其他主要贸易伙伴进一步调整关税政策,可能进一步影响中国出口结构的稳定性。

- 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导致中美及区域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影响出口预期。
  • 全球经济状况:全球经济放缓可能抑制包括东盟在内的需求增长。

- 海外投资风险:海外企业运营面临的法律、市场及成本波动可能影响中国企业产能海外效益。

报告未明确提供缓解策略,但通过多元化出口结构分析,暗示通过加强对非美市场依赖及海外投资实现风险分散。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分析稳健性:报告利用丰富的季度分解数据和多个角度(产品类别、全球价值链、出口前置效应),展现分析维度较为全面,论证逻辑严密。

- 偏见或不足:对全球价值链间接敞口的估算相对依赖历史数据与一定模型假设,或低估了贸易链条即时动态变化的复杂性。
  • 细微差别:报告虽然强调转口效应非主因,但短期关税调整引发的出口前置效应影响并非完全剔除,这作为短期效应需持续关注。

- 数据局限:部分分析基于2025年前几个月数据,判断未来走势仍有不确定性。

---

七、结论性综合



中金公司本份报告系统、细致地揭示了2025年4月以来中国出口结构的深刻变动,重点体现为对美出口大幅下降与对非美尤其是东盟地区出口大幅提升的分化趋势。通过多角度数据分析,包括出口同比增速、出口品类相关性、全球价值链分解及中国对外投资推动出口规模等验证,报告否定了简单转口效应的主导地位,强调企业出海和海外产业布局的根本驱动作用。

图表提供了坚实的量化依据,例如:
  • 图表1&2展示区域贡献的动态变化,印证贸易重心的区域转移;

- 图表3&4则强调品类和品类相关性差异,否定了转口的货物结构传递假说;
  • 图表5全球价值链分解量化间接出口敞口有限,支持出口结构实质性变化;

- 图表6展示海外投资韧性支持出口多元化的坚实基础。

整体而言,报告展现了中国出口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内生企业战略变化的重要性,结合国际贸易政策影响,提供了对中国宏观贸易环境更为深入的理解。该报告没有传统评级或目标价,核心价值在于对贸易结构变化的洞见。

---

参考文献与数据来源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CEIC、Wind、ADB、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及中金公司自身研究部门,确保其权威性和及时性,引用页面[page::0,1,2,3,4]。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