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社服顾熹闽】行业动态 2025.9丨双节消费平稳,优选高景气新消费赛道——10月投资前瞻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聚焦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社会服务行业表现,整体出行良好、消费稳定,节日期间客流及消费金额显著增长,尤其省份游客数及消费额增长突出。假期演出市场票房同比大幅攀升,线下演出趋向下沉,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国际旅游逐步恢复,日本游需求强劲。行业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及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年双节旅游与消费数据跟踪 [page::0]


  • 假期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达24.3亿人次,同比增长7.4%,整体出行优于节前预期。

- 铁路、公路、水运及民航均实现同比增长,交通运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 各省份旅游客流和消费表现分化,湖南、江苏、广东等省份表现亮眼,河南因降雨呈负增长。

- 假期演出市场票房同比增长142.7%,演唱会占比显著,线下演出向三四五线城市渗透,观演人次大幅提升。

省级旅游消费与客流亮点 [page::0]


| 省份 | 游客人数 (万人次) | 同比增幅(%) | 旅游消费额 (亿元) | 同比增幅(%) |
|-------|------------------|-------------|------------------|-------------|
| 湖南 | 3993 | +11.7 | 502.06 | +16.3 |
| 四川 | 4734 | +8.3 | 384.01 | +6.5 |
| 江苏 | 6075 | +24.5 | 644.93 | +23.7 |
| 河南 | 8136 | -10.9 | 539.1 | -16.6 |
| 广东 | 6518 | +11.5 | 613.2 | +14.2 |
  • 江苏南京接待游客增幅显著(游客数+30.2%,旅游收入+34.8%),显示出较强旅游消费活力。

- 河南受降雨影响,游客人数及收入均大幅下降,显示自然因素对旅游业影响明显。

出境游及国际旅游复苏情况 [page::1]


  • 假期日均出入境人数超过200万,同比增长7%以上。

- 港澳访客数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部分时段因台风出现短暂下滑。
  • 日本稳居中国游客热门海外目的地,相关城市酒店及景点预订量同比翻倍。

- 出境游持续回暖,显示国际旅游复苏趋势明显。

行业市场风险提示 [page::1]

  • 面临自然灾害及不可抗力事件风险。

- 消费力恢复存在不确定性。
  • 宏观经济下行可能影响整体消费表现。


深度阅读

【银河社服顾熹闽】行业动态 2025.9 | 双节消费平稳,优选高景气新消费赛道——10月投资前瞻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银河社服顾熹闽】行业动态 2025.9丨双节消费平稳,优选高景气新消费赛道——10月投资前瞻》
作者:顾熹闽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1日07:50 北京时间
主题:社会服务行业动态分析,重点聚焦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的消费表现,出行趋势及新消费赛道机会。

核心论点摘要
报告强调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整体出行及消费需求表现优于预期,特别是演出市场与旅游消费维持高景气状态。行业细分板块普遍呈现下跌,反映市场对后续增长的谨慎期待。报告建议聚焦“高景气的新消费赛道”,利用优质赛道的增长潜力进行投资布局。报告还简要披露行业监管动态及相关政策影响。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及核心观点


  • 主要信息点

- 全国整体出行良好,节日期间跨区域人员流动达到24.3亿人次,同比增长7.4%,高于节前预测的3.2%。
- 各省客流和旅游消费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尤其江苏和南京表现抢眼。
- 演出市场票房激增142.7%,三四五线城市的现场演出增长明显,凸显消费回暖和下沉市场的活跃。
- 出境游持续恢复,尽管台风带来部分扰动,但港澳及日本游需求强劲。
  • 行业细分市场表现

- 社服行业9月整体跌幅4.76%。各细分板块跌幅分别为:旅游及景区 -3.37%,专业服务 -5.33%,教育 -6.03%,酒店餐饮 -6.05%。这体现出市场对行业短期盈利的担忧或调整情绪的加深。
  • 政策影响

- 监管层发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意见稿,对行业规范提出新要求,可能影响相关服务市场。
- 京东与锦江的战略合作进入酒旅领域,行业价格战可能趋缓。
  • 逻辑与假设

出行数据良好和消费提升是假期需求释放的直接体现,结合地方政府加大演出等文化活动供给,构成拉动新消费的重要力量。行业板块调整则可能反映市场对宏观经济及行业政策环境的综合考量。

2.2 全国出行与消费表现


  • 出行数据详解(核心数据):

- 出行总量24.3亿人次,同比增长7.4%。
- 铁路运输1.54亿人次,同比增长1.8%。
- 公路运输22.48亿人次,同比增长7.9%,非经营性小客车19.42亿人次(+9.0%)。
- 水运1167万人次,同比增长8.6%。
- 民航1917万人次,同比增长3.3%,超过节前预期。
  • 分析

公路和水运运输增速领先,显示短途及灵活出行需求旺盛,且居民出游和返乡需求集中的表现明显。民航运输略好于预计,验证国际及长途旅游逐步恢复。
  • 假期表现“优于预期”来自与交通部节前预测的对比,主要驱动力为居民消费升级及节假日旅游意愿的激发,但假期天气是影响因素之一。


2.3 各省旅客流量与消费额情况


  • 关键省份详解

- 湖南:3993万人次游客(+11.7%),旅游收入502.06亿元(+16.3%)。
- 四川:4734万人次游客(+8.3%),收入384.01亿元(+6.5%),成都2862万人次(+5.3%),旅游收入293.5亿元(+13.4%)。
- 江苏:6075万人次游客(+24.5%),旅游收入644.93亿元(+23.7%),南京2010万人次(+30.2%),旅游收入279.4亿元(+34.8%)。
- 福建和广东表现稳健,游客及消费均有正增长。
- 河南省因连续降雨,游客和收入均出现同比下降,分别为-10.9%和-16.6%。
- 湖北和山东表现相对均衡,A级景区游客量与收入保持增长。
  • 解读

旅游消费的区域差异明显,反映天气、基础设施及地方促消费政策差异。江苏和南京的高涨幅印证了发达地区消费升级和吸引力持续增强。

2.4 演出市场火热及消费释放趋势


  • 数据重点

- 国内演出市场票房15.44亿元,同比大涨142.7%。
- 演唱会票房14.17亿元,同比涨139.1%。
- 三、四、五线城市演出场次增长34.1%,表现出向下沉市场的渗透趋势。
- 大屏端观看时长同比提升23%。
- 线下小众化演出受年轻群体青睐,代表消费多样化、个性化趋势。
  • 支撑观点

地方政府优化审批流程,推动大型活动供给,拉动内需,带动文化消费快速回暖。虽然灯塔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但多数据源互为佐证,增强结论的可信度。
  • 逻辑推断:演出市场的强劲增长不仅是文娱消费升级的信号,也体现了消费结构从基础生活服务向精神文化消费延伸的趋势。


2.5 出境游现状与趋势


  • 重点数据

- 假期日均出入境超过2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7%。
- 香港内地游客140万人次,同比增长8.6%。
- 澳门游客86万人次,同比增长7.6%。
- 台风导致5-6日客流短暂下滑,但整体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 日本仍然为最热门海外目的地,东京、大阪、京都的酒店及门票预订量激增至平时的两倍。
  • 解读

受天气等短期扰动影响,港澳游出现波动,但国际游恢复趋势稳健,反映疫情后国际旅游的强力反弹。日本因其地理位置和文化吸引力,继续成为首选出境游热点。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片(page 0)


  • 描述:封面banner,视觉传达研究主题“12年行业动态”及中国银河证券LOGO,体现权威性和专业性。

- 意义:加强报告品牌认知,数据可信度基础。

3.2 图片(page 1)


  • 描述:报告摘要点标注“中国银河证券研究”的标志性元素,明确报告机构与日期。

- 意义:为报告内容及数据来源做权威背书,有助投资者信任。

3.3 图片(page 2)


  • 描述:研究团队成员头像及简介。

- 意义:突出团队专业背景和研究能力,为报告分析增加权威性。
  • 隐含信息:专家经验和团队背景有助于理解报告提供数据和见解的深度与专业性。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片段未涉及具体股票估值或财务预测模型,更多聚焦社会服务行业整体动态、消费数据和市场趋势观察。估值与股票盈利预测内容应在后续章节(目录中标40页起)中展开。

---

5. 风险因素评估


  • 主要风险

- 自然灾害及不可抗力:如台风影响旅游业客流,消费受限。
- 消费力恢复不及预期:经济或就业波动可能影响居民消费信心与能力。
-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整体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带来行业压力。
  • 影响评估

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旅游、演出及社服行业需求波动,影响短期业绩表现和投资者信心。报告未透露特定缓解策略,但已反映宏观经济与天气风险对行业周期性的影响。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数据“优于预期”但环比五一仍有小幅下滑:报告客观披露出游增速环比微降,意味着消费恢复节奏存在波动而非整体线性增长。需要关注基数效应和自然因素如天气对数据的干扰。
  • 社服整体跌幅显示市场对行业短期发展存在谨慎态度。投资者或许担心政策变动、外部宏观经济压力及市场竞争影响。
  • 演出市场统计口径上的差异:灯塔数据依赖报送口径,存在一定不可比性,可能放大同比涨幅,需在实际投资决策中综合考虑多来源数据。
  • 报告内容多集中于宏观和行业层面,缺乏具体上市公司盈利及财务指标分析,对投资者做具体买卖决策指引有一定限制。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基于详实的交通运输及旅游消费数据,全面评估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的市场表现,得出如下关键发现:
  • 国家层面,全国跨区域出行强劲,消费活跃,亮过预期,体现社会消费恢复动力充足。公路及水路运输增长显著,补强了铁路和航空的支撑作用。

- 细分区域旅游展现明显分化,江苏、南京和湖南表现突出,河南因天气影响出现负增长,地域差异对行业整体表现有重要影响。
  • 文化演出市场爆发增长,特别是三四五线城市和小众演出表现突出,表明消费结构升级及下沉市场潜力巨大。

- 出境游持续回暖,港澳游虽受天气波动影响,整体回归疫情前水平;日本作为首选海外目的地,需求强劲。
  • 行业股价调整幅度不小,反映市场对未来经济与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仍有担忧。

- 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影响、消费活力恢复不足及经济下行压力,投资需审慎评估。

整体来看,报告传达的信息是消费者需求整体健康,文旅演出等新消费领域景气度高,适合优选高景气新消费赛道展开布局;同时,应关注政策环境、天气和宏观经济变化对行业的潜在影响。

---

备注及溯源标注


  • 所有关键数据及描述均来自第一页和第二页正文和图表内容。[page::0],[page::1],[page::2]


---

如需获取更多具体盈利预测、估值及个股推荐,建议联系报告客户经理或获取完整报告全文。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