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的“价值投资”失效了吗?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A股及海外市场价值股与成长股的相对表现,指出价值投资并未失效,而是体现为强均值回复特性。海外市场尤其美英德最早进入成长股主导阶段,A股约从2013年开始顺应趋势。通过纯估值因子b/p与e/p的分析,发现A股价值因子近年虽有低效但长期仍具投资价值。资金面显示市场流动性略有回落,行业轮动偏向成长,ETF及新发基金资金流动呈现谨慎态势。报告融合多维度资金追踪与宏观择时指标,维持长期价值投资观点,强调估值修复需时间等待[page::0][page::2][page::8][page::9][page::12][page::16][page::18][page::20][page::24]

速读内容


价值投资与成长股历史表现分析 [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9]


  • 中证800价值指数与成长指数表现呈现波动性和均值回复,价值股非固定跑赢成长股,而是周期性变化。

- MSCI中国价值指数相对成长指数显示A股自2013年起成长股显著跑赢价值股,海外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价值股较早(自2007年)失效,港股、美股同期出现类似趋势。
  • 价值股当前整体处于相对低估位置,但预期需较长时间逐步回归均值。

- A股估值优势明显,但均值回复和市场动能配置仍需时间实现。

纯估值因子分析 [page::7][page::8][page::9]



  • b/p纯因子和e/p纯因子均剥离其他风格影响,能反映价值投资本质。

- b/p因子收益率波动较大,不稳定;而e/p因子表现较为稳定但自2018年以来出现2年以上的低迷,价值因子短期失效明显。
  • 估值相对指标显示价值股估值持续降低,存在安全边际。


市场资金面跟踪与资金流向 [page::12][page::13][page::14]



  • 本周全市场解禁规模约664亿元,预计未来一周解禁685亿元,未来四周解禁1691亿元。

- 两融余额小幅提升,周环比增长1.63%,两融交易额占市场成交比例为9.39%。
  • 北向资金净流入40.62亿元,南向资金净流入89.29亿元,资金结构整体较为稳健。


扩散指标与择时模型效果 [page::16][page::17][page::18][page::19]




  • ROC及估值扩散指标为主要择时工具,历史回测胜率均超过80%,年化收益19%以上。

- 当前ROC指标处于看空信号,估值扩散指标也发出看空信号,市场短期震荡,建议耐心等待趋势修复。
  • 择时模型有较好的历史参考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行业与风格表现 [page::20][page::21]



  • 市值风格偏向小盘,中证1000指数表现优异。

- 从风格角度,成长风格相对价值风格占优。
  • 消费板块成交占比提升,金融、周期、成长板块成交占比有所下降。

- 行业成交活跃度分布均衡,无极端过热或冷淡板块。

新股及科创板打新收益分析 [page::24][page::25][page::26]


  • 5月新股开板平均收益率227.28%,较4月大幅提升。

- A类账户打新收益率波动较小,1.2亿元规模年化最高2.11%。
  • 科创板打新收益较为平稳,5月A类账户平均0.40%。


风险提示与结论 [page::0][page::9][page::27]

  • 需关注海外市场波动风险、宏观政策变动及模型失效风险。

- 目前价值股处于低估状态,长期投资价值仍存,需耐心等待估值均值回复。

深度阅读

证券研究报告详细分析


报告标题与发布信息

  • 报告标题:《A股的“价值投资”失效了吗?》

- 报告类型:证券研究报告 / 金融工程研究报告
  • 发布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分析师:肖承志(组长)、王家祺(助理)
  • 发布时间及页码:2020年5月中旬,摘自报告整体内容[page::0-29]


该报告主要聚焦于中国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策略是否失效的问题,通过历史数据回顾、中外市场对比、资金流向分析及市场风格估值择时等,结合市场资金面和新股收益情况进行全面剖析,力图反馈当前市场的风格轮动特征和操作建议。

---

1. 价值投资是否失效? —— 历史与国际视角



1.1 A股价值VS成长因子对比


报告以中证800价值指数相对成长指数的比价走势作为核心指标,揭示价值股与成长股的相对表现。图1显示出:
  • 价值股相对成长股的胜出并非持续稳定,而呈现明显周期性与均值回复特征

- A股市场有三段明显价值股跑赢期:2006年7月-2007年5月、2007年11月-2008年11月、2013年7月-2019年1月,后期价值股相较成长股回撤严重。例如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价值股相较成长股回撤了27%。
  • 价值因子更偏风险因子性质,不等同于可靠的超额alpha,投资者需承受周期内波动和回撤[page::2]。


1.2 国际市场价值成长表现


报告进一步用MSCI分国家(中国、美股、港股、日本、台湾、韩国、德国、英国)数据展开验证:
  • 美国价值股自1980年以来曾长期领先,但自2007年开始成长股显著跑赢,至今超过十年持续失效[page::3]。

- 港股经历价值反弹但持续时间短,成长股整体优于价值股,目前价值成长比处于极低位历史百分位,暗示潜在反弹机会[page::4]。
  • 台湾自2011年起、韩国于2012年、日本于2009年、德国及英国自2007年开始均进入成长主导周期[page::5-7]。


1.3 A股价值投资的现状与纯因子剥离


考虑到传统价值因子易混淆市值等其他因素影响,报告利用Barra体系的纯因子(b/p和e/p)剥离估值因子影响,图11与图12分别展示:
  • b/p纯因子收益率波动显著,不稳定;

- e/p纯因子收益更稳定,但从2018年以来也出现长时间的连续回撤(超过2年),反映当前价值因子有效性受到冲击[page::8]。

1.4 价值投资未来展望

  • 价值因子不会永久失效,海外历史周期显示价值和成长会周期性轮换;

- A股中证800价值指数相对成长的收益从2005年起经历大周期顶点,之后估值比从0.95跌至0.46,价值股估值明显较低,安全边际较高;
  • 长期来看,基本面未恶化的价值股仍具备反弹潜力,但短期内难以快速兑现[page::9]。


图13显示,中证800价值PE相对成长PE持续走低,体现估值差异扩大。

---

2. 观点综述—短期市场表现与策略

  • 本周沪深300下跌1.28%,创业板略跌0.04%,整体市场震荡,权重股跌幅居前,成交量有所回落;

- 消费和成长板块表现强势,建议保持行业配置,仓位调整建议“多看少动”,留意调整后6月可能反弹;
  • 北上资金净流入40亿,资金主要流入家电、医药、电力新能源、电子、机械,流出非银、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

- ETF资金净流出逾124亿,市场短期情绪偏谨慎[page::10].

---

3. 全球股市回顾


报告公布了过去一周全球主要指数表现,以便对比A股市场的相对表现:
  • 美国纳斯达克、标普指数及欧洲主要指数均出现下跌;

- 中国主要中小盘指数涨跌不一,其中中证1000涨0.46%,创业板指小幅回落0.04%;
  • 新兴市场及部分亚洲市场指数轻微上涨[page::11].


---

4. 市场资金跟踪



4.1 产业资金解禁动态

  • 上周解禁规模664亿元,沪市占主导575亿;

- 预期未来一周解禁685亿元,未来四周解禁1691亿元,解禁总规模略有起伏;
  • 重点解禁公司及对应解禁收益率列出,如中简科技解禁收益近500%[page::12-13].


4.2 杠杆资金活跃度

  • 两融余额10798亿元,周环增长1.63%,两融余额占总市值2.22%;

- 两融交易额2324亿元,交易占比9.39%略有下降,表明杠杆活跃度保持中高强度[page::13].

4.3 沪深港通资金流向

  • 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40.62亿,南向资金净流入89.29亿;

- 具体行业资金流向分布详见表(图21),显现家电、医药新能源等为热点资金集中领域[page::14].

4.4 ETF资金动向

  • 本周ETF总体净流出132亿,股票型ETF净流出125亿,货币型基金净流入0.2亿;

- 图表显示近期资金流入波动,需关注资金流向结构变化[page::15].

4.5 新发基金规模

  • 本周发新基金16只,份额111.7亿份,较四月下降;

- 股票型基金2只,份额13亿,整体发行数量及规模较前月减少,反映市场配置节奏调整[page::15].

---

5. 博弈存量指标分析


博弈存量指标处于相对低位0.465,日均成交额减少至6175亿元,市场交易热度有所降温。该指标的回落预示短期市场博弈成分减弱,存在调整压力[page::16].

---

6. 市场择时指标分析



6.1 ROC模型择时

  • ROC扩散指标于2月27日发出看空信号,近期指标快慢线显示震荡下滑状态,历史表现中82%胜率对应19.18%年化收益[page::17-19].


6.2 估值扩散模型择时

  • 估值扩散指标于1月16日发出看空信号,正在逐步接近“买入”信号阈值;

- 指标块线系统化反映市场估值趋势,有较强的历史验证[page::18-19].

---

7. 指数与风格表现解析



7.1 大中小盘风格

  • 中证100大盘指数本周跌1.57%,累计今年跌7.76%;

- 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相对坚挺,今年累计收益分别达4.56%和5.8%;
  • 小盘股表现优于大盘,成长风格相对领先,显示市场偏好成长及中小盘股[page::20].


7.2 成分板块资金流向

  • 消费板块成交占比提升至16.71%,金融及周期板块成交份额同比下滑,市场结构偏成长与消费[page::20-21].


7.3 行业活跃度和成交分布

  • 非银金融、采掘、银行、公用行业成交占比近一年最低,交投较为冷淡;

- 无行业显著交投过热,整体市场活跃度适中[page::21].

7.4 布林带技术指标

  • 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布林带走势显示近期震荡,成交量及波动率维持中性至偏低水平,价格位于均线附近无明确突破信号[page::22-23].


---

8. 新股收益率动态



8.1 主板及创业板新股收益

  • 5月新股开板收益率平均227.28%,较4月大幅上升,

- A类账户4月打新年化最高2.11%,C类账户最高1.14%,打新收益率保持回暖趋势[page::24].

8.2 科创板打新收益

  • 截至5月17日,科创板A类账户打新收益率为0.40%,C类账户约0.86%-0.43%,收益略逊于主板,但仍维持正收益[page::25-26].


---

9. 风险提示


报告指出的关键风险包括:
  • 海外市场波动风险:国际资本流动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A股冲击;

- 宏观数据及政策风险:宏观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对市场情绪与估值影响;
  • 模型失效风险:历史数据与模型假设不一定完全适用未来行情,存在误判可能[page::27].


---

10. 报告摘要与综合评价



综合论点:

  • 价值投资作为风险因子,在中国市场表现呈周期性波动且不稳定,近年成长股明显占优;

- 海外主要发达市场已经历长时间成长股跑赢价值股的阶段,A股处于类似后期阶段,价值股估值处历史低位;
  • 估值比率和纯因子数据显示价值股短期表现不佳,但长期安全边际和历史均值回复机制支持其中长期投资价值;

- 市场成交额回落,博弈资金减少,资金面转向谨慎,仍偏向成长和消费板块,短期资金流入分布偏向新兴及成长行业;
  • 多项技术和估值择时指标提示短期震荡,但存在潜在买入信号,投资者宜保持耐心,关注资金和收益率变化;

- 新股收益率回升,尤其是主板和创业板,提示市场存在一定热点与活力。

重要图表亮点:

  • 图1中证800价值相对成长指标历经三大周期,体现均值回复特性[page::2];

- 图13中证800价值PE对比成长PE显著下降,显示价值被市场低估[page::9];
  • 资金流向图(图19-21及资金表)揭示行业资金偏好异动,家电、医药等受青睐[page::14];

- 扩散指标历史净值曲线(图28,图30)显示择时模型较好捕捉趋势变动,现处相对低位[page::19,18];
  • 布林带图(图34-36)展现沪深主要指数震荡整理格局,波动率处中低区间[page::22-23];

- 新股收益图(图37-42)展示中国特色IPO市场打新收益的趋势特征,较为稳健[page::24-26]。

总结意见:


报告认为价值投资并未失效,但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均值回复阶段,短期内价值股难以跑赢成长股,估值折价处于低位需要时间兑现。投资者宜关注成长板块与小盘股表现,保持耐心配置价值股。同时,结合资金量、成交活跃度及多项择时指标做出仓位和风格调整,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

11. 审慎视角

  • 报告保持基于数据的中性判断,但价值投资“失效”论述客观基于新兴市场和全球趋势,或对投资者情绪影响较大;

- 数据视角略偏重于指数级别价值和成长因子,行业和公司基本面驱动分析有限;
  • 受限于模型和历史数据,短期不可避免存在误判风险,投资者需结合宏观和微观因素综合判断;

- 估值均值回复强调时间维度,但市场结构变化也可能改变再平衡节奏,需谨慎关注市场环境变化[page::1-29].

---

结语


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回顾、国际比较及资金面深入解读回答了“A股价值投资是否失效”的问题,结论倾向于价值投资并未根本失效,而处于低估和等待均值回复阶段。当前市场风格偏向成长和小盘,资金流向及成交结构均支持市场短期震荡调整态势。多维度择时技术指标显示部分买入信号,结合新股收益的活跃,投资者应理性把握风格轮动节奏,保持结构化配置与风险控制,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报告提供了丰富的市场多维度视角,既注重历史与国际经验,也包含宏观与资金面实时监测,是一份兼顾理论深度与实战参考价值的研究佳作[page::0-29]。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