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憧憬2015重现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2025年7月国内外资产市场的最新动态,围绕政策预期变化、资金面流动性调整以及主要资产类别表现展开深入分析。国内楼市棚改重启预期推动股市反弹,黑色系商品价格显著上涨,流动性边际收敛但央行持续净投放,债市波动加强但主要因预期扰动;全球市场因贸易政策和能源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铜价和原油价格呈震荡走势。报告揭示当前政策与市场情绪对资产配置调整的重要指导意义,强调结构性行情与板块轮动格局的延续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7月10日市场行情复盘 [page::0][page::1]
- 国内股市大盘指数小幅上涨,上证指数涨0.48%,沪深300涨0.47%,中证红利涨0.62%;科技板块调整,科创50跌0.32%。
- 国债收益率显著上升,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45bp和1.60bp。
- 美国铜价大幅波动,受进口关税影响,铜价先跌后涨逾2%;原油继续偏弱下行超1.5%。
- 国内商品黑色系因供给侧限产与需求端政策利好大涨,焦煤涨4.24%、铁矿石涨3.67%、焦炭涨3.56%。
流动性环境与资金利率动态 [page::1]
- 央行自7月以来连续七日净回笼后,重启逆回购净投放,净投放规模328亿元。
- 银行间利率小幅高开后回落,非银行隔夜及信用质押利率多数回落至1.4%-1.5%区间。
- 存单一级发行利率普遍回升,9个月及1年期存单利率突破1.60%,呈价格反弹趋势。
权益与板块表现解读及风险提示 [page::2]
- 大盘价值品种表现坚挺,房地产板块强势上涨3.19%,传统反内卷成长行业多有亮眼表现。
- 银行板块延续涨势,但拥挤度升高提醒波动风险。
- 科技及海外算力链分化,龙头品种回调,资金追高意愿减弱。
- 港股受资金青睐的主要为红利股,南向资金显著净流入建设银行、阿里巴巴等。
- 市场整体结构性行情延续,板块轮动明显。
- 风险提示包括货币政策可能超预期调整、流动性波动风险及财政政策变化可能性。
资产配置视角总结 [page::0][page::1][page::2]
- 当前市场主要受到政府政策预期和资金面动态双重驱动,反映在股票、债券、商品等多资产类别轮动。
- 棚改重启仍存不确定性,债市波动主要集中在预期层面,调整带来新的配置机会。
- 资金面利率有边际收敛迹象,但央行仍保持净投放支持流动性稳定,需关注中长期资金操作。
深度阅读
华西宏观《资产配置日报:憧憬2015重现》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 《资产配置日报:憧憬2015重现》
作者: 刘郁(证券分析师,执业证编号S1120524030003)
发布机构: 华西证券研究所
发布日期: 2025年7月10日
主题: 宏观资产配置与市场动态复盘,侧重解析当前国内外市场情绪和政策预期,特别聚焦中国股债商品市场表现及未来政策导向影响。
核心论点与主要信息
报告核心围绕当前市场“反内卷”叙事退潮后,棚改重启预期成为主线,对股债商品市场的多维影响进行系统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7月初市场结构呈现大盘价值股温和上升,科技板块阶段性调整的格局;债市收益率小幅上行,商品尤其黑色系强劲反弹,反映供需侧政策兑现预期。政策及流动性动向是把握后市估值与风险的关键,报告特别提及棚改政策能否真正落地存在不确定性,强调风险控制。整体流动性趋紧但央行已开始净投放以缓冲,市场资金情绪谨慎但活跃。报告未给出明确投资评级或目标价,偏向策略性宏观资产配置视角,建议关注政策驱动的结构性轮动机会。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华西宏观市场复盘与思考(页0-1)
主要论点
- 7月10日市场背景为“反内卷”叙事余音未尽,棚改(保障性安居工程改造)重启预期开始驱动市场。
- 国内股市普涨,传统大盘指数上涨,科技板块继续调整,债市利率上行,国债期货价格下跌。
- 国际市场方面,美元指数震荡,黄金价格波动有限,COMEX及LME铜价经历较大波动,原油价格受限于OPEC+增产讨论和关税忧虑表现偏弱。
推理与数据支持
- 国内股市指数变动反映资金偏向价值和大盘稳定品种;科技板块调整可能因短期估值压力或资金轮动。
- 债市收益率上行体现市场对未来利率预期有一定波动,国债期货的下跌反映市场对债券价格的短期调整。
- 铜价的大幅波动与美国对进口铜加征关税直接相关,显示外部贸易政策对商品价格短期扰动明显。
- 原油市场谨慎因担忧供给端不稳定(OPEC+增产计划搁置)和需求端走弱(关税影响经济)双重压力。
关键数据点
- 上证指数涨0.48%
- 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1.45bp至1.66%
- COMEX铜价日内跌2.5%后反弹超2%
---
2.2 国内商品及流动性动态(页1)
主要论点
- 黑色系商品(铁矿石、焦煤、焦炭等)大幅上涨,受益于供给侧控产以及需求端棚改和地方债加持的政策预期共振。
- 光伏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涨幅显著,受“反内卷”政策及企业整体报价提升影响。
- 资金面趋紧迹象显现,央行连续7个交易日净回笼,随后重启逆回购净投放,资金利率震荡中小幅上行。
- 存单一级发行利率小幅回升,反映银行间流动性略有收紧。
- 棚改重启预期仍存不确定,市场对政策落地保持谨慎态度,债市的调整虽短期利空但或带来盈利空间。
数据要点解析
- 黑色系期货领涨:焦煤涨4.24%,铁矿石3.67%,焦炭3.56%;玻璃涨5.25%
- 多晶硅自7月2日以来累计涨幅达26.21%,自6月25日更高达32.86%
- 央行逆回购净投放额328亿元
- 非银质押及信用存单隔夜资金成本降至约1.40%-1.50%区间
- 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1.66%、1.88%
分析推论
- 黑色系商品供给严控与需求预期提振构成双驱动力,原料涨价可能推动后续产业链价格提升。
- 光伏产业涨价与政策及产业端成本提升关联紧密,投资者情绪受限于监管调控风险。
- 流动性方面,央行的操作显示资金面正在逐步从极度宽松向中性过渡,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收敛。
- 棚改政策的真正推动力存在疑问,若政策兑现,将成为债市及相关板块的重大利好,否则调整被视为风险释放,带来反弹空间。
---
2.3 权益市场结构与行业动态(页2)
主要论点
- 万得全A指数上涨0.38%,成交额小幅缩量,市场结构性行情明显。
- 大盘价值股(上证50、中证红利)表现较好,科技板块(科创50、科创100)继续回调。
- 房地产板块大幅上涨(涨幅3.19%),受城市更新政策预期驱动,尽管缺乏实质政策信号。
- 传统周期及金融板块表现稳健,特别是银行股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 海外算力链及科技股表现分化,龙头公司股价出现波动。
- 港股市场恒生指数略涨0.57%,港股红利品种获得资金青睐。
数据点详析
- 房地产相关细分指数SW钢铁(涨1.44%)、煤炭(1.10%)、建材指数(0.96%)均表现良好。
- 银行业表现引人注意,经历阶段性加速上涨,未来波动性或加大。
- 融资余额从6月20日起回升,表明资金活跃度回暖。
- 沪300ETF隐含波动率指数(IV)上涨1.29%,显示市场对未来波动的预期增强。
- 港股资金流向:南向资金净流入29.02亿港元,建设银行、阿里巴巴和美团获净买入,腾讯控股资金净流出。
分析说明
- 股票市场结构和行业轮动充分反映了“政策预期驱动”与“资金偏好”两个主线。
- 房地产板块的异动缺乏明确政策节点,更多体现市场主动尝试和预期引导。
- 银行业的资金集中标志着市场对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资产配置的积极性,提示关注波动性和周期峰谷变化。
- 科技板块尤其是海外相关链条回调预示投资节奏调整或风格切换。
- 港股资金流反映出投资者对红利和成长股的选择分歧,资金动向可作为后续市场变动的风向标。
---
2.4 评级及法律声明(页3)
报告明确为专业投资机构客户提供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包含详细评级标准:
- 公司评级—基于6个月内相对上证指数表现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五个等级。
- 行业评级—以行业指数表现相对上证指数分推荐、中性、回避。
报告未具体针对本期市场给出明确的买卖评级,而主要对行业与资金情绪进行了结构性阐释。
---
3. 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page 0)配有两幅图像:
- 作者及发布渠道图(人物照片及介绍,表明信息权威性及来源唯一性)
- 华西证券企业形象图(高楼与展翅飞机,象征宏观视角与资本市场投入创造价值)
两张图表均为品牌识别与可信度增强,无直接金融数据,但体现了该报告作为正规专业研究输出的背景。此外,首页提及的重要政策数据(股指涨幅、债息、商品价格等)均体现在后文数字解析中。
其他页面未提供具体数据图表,但通过文字详细梳理了大量关键价格与比例数据。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直接包含传统的估值模型(如DCF、市盈率倍数等)的具体分析,但基于宏观、产业及流动性环境对资产价格形成逻辑推演:
- 板块轮动基于政策预期和资金面变化对估值溢价/折价的动态影响。
- 资金利率与流动性抉择构成债市价格波动的关键驱动力。
- 估值隐含在对未来政策兑现与经济基本面预期的判断中,政策预期兑现可释放估值溢价。
因此,报告估值关注点在于外部环境变量和政策触发点,而非单一财务指标估值。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示风险主要包括:
- 货币政策超预期调整:国内经济放缓或海外条件变化可能导致国内货币政策调整幅度和节奏超出预期,影响流动性及资产价格稳定。
- 流动性超预期变化:如投放规模减少将突显资金紧张,压制风险资产表现。
- 财政政策超预期调整:经济超预期低迷可能推动财政政策变动,影响相关行业特别是地产板块。
- 棚改重启政策不确定性:政策能否真正实施仍存在疑问,虚假预期若破灭将引发市场调整。
- 市场波动与资金情绪分化:科技板块和海外算力链分化反映资金追高意愿减弱,潜在波动风险加大。
报告对风险进行了明确提示,强调需要动态关注宏观政策动向和资金面变化,未提及具体缓解方案,更多提示投资者保持警惕。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棚改重启”的期待持谨慎态度,未盲目乐观,体现了一定的理性分析,但尚存对政策真正落地的隐忧。
- 反复提及资金情绪和政策预期的双轮驱动,显示对市场风险的充分意识,但在一些商品涨幅描述中对价格过快上涨的潜在泡沫风险提及不足。
- 报告整体基调偏积极,但也承认流动性收紧风险,显示一定的平衡视角。
- 存在对科技板块及海外市场调整的较为谨慎解读,未片面夸大行情。
- 报告缺少具体量化的估值区间与目标价格,体现其宏观战略性报告的定位,但对普通投资者提供的操作建议较为有限。
---
7. 结论性综合
本份《资产配置日报:憧憬2015重现》报告充分梳理了2025年7月以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主要动态,深刻揭示政策预期与资金面变化如何推动当前资产价格结构。国内股市结构性上涨,重心向大盘价值股及地产板块倾斜,而科技股震荡分化,资金谨慎但活跃。债市体现出资金面边际收紧与政策预期矛盾,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但调整成空间机会。黑色系及光伏商品因供给和政策预期共振大幅拉升,反映产业链中政策导向的确定性。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棚改重启是市场当前核心预期主线,但政策落实时间及力度仍充满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市场短期波动。流动性整体开始从极松向中性转换,存单利率抬升标志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综合分析,报告展现的是一个政策驱动、资金结构性轮动的市场环境,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窗口期及其对资产配置的系统影响。
结论上,尽管报告未直接给出买卖评级,但通过对市场动态的多维解读,传递出结构性机会和风险并存的观点,投资者应警惕政策兑现不及预期带来的调整风险,同时把握“反内卷”退潮与棚改重启带来的板块轮动机遇。[page::0,1,2,3]
---
# 本报告全文通过对市场行情、政策预期、资金面变化及行业动态的多角度剖析,为投资者提供深入宏观资产配置视角及风险控制参考,内容丰富详实,逻辑严谨,适合作为专业机构客户的决策辅助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