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分钟频成交量的激增与骤降时刻信息,构建了波动公平因子、收益公平因子,合成为“一视同仁”因子,体现投资者对成交量变动两端的对称反应。该因子在沪深市场多段样本及行业均表现出较好选股能力,月度频率测试年化收益率31.36%,信息比率3.49。进一步与其他12个高频因子正交化合成综合量价因子,表现显著提升,年化收益率达48.07%,信息比4.40,且在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均表现强势。此外,利用指增模型验证综合量价因子在指数增强中的稳健超额收益能力,最高可达17.02%的年化超额收益。整体因子体系展现良好的量化选股效果,具备较强增量信息与适用性[page::0][page::3][page::5][page::7][page::11][page::14]
速读内容
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同等重要性分析 [page::3][page::4]


- 成交量放大(激增时刻)和缩小(骤降时刻)均蕴含价格波动信息。
- 理性投资者应对两者反应对称,否则视为非理性反应导致价格异常波动。
- 通过分钟数据判断两种成交量极端变化引发的价格和波动反应不对称性,指导日内收益加权修正。
“波动公平”与“收益公平”因子构建与测试 [page::5][page::6]
| 因子名称 | Rank IC | Rank ICIR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信息比率 | 月度胜率 | 最大回撤 |
|------------|----------|-----------|------------|------------|----------|-----------|----------|
| 波动公平 | -7.27% | -4.23 | 30.76% | 8.36% | 3.68 | 85.07% | -8.36% |
| 收益公平 | -6.62% | -3.96 | 27.19% | 8.86% | 3.07 | 82.84% | -11.97% |
- “波动公平”衡量投资者对成交量剧烈变化的波动率反应差异,“收益公平”对应收益率视角。
- 两因子均表现出较好的选股能力,信息比率高且回撤适中。
“一视同仁”因子定义、表现及行业分布 [page::6][page::7][page::8]


- 一视同仁因子由等权合成“波动公平”和“收益公平”因子。
- Rank IC均值-7.39%,年化收益31.36%,信息比3.49,表现优于单因子。
- 大多数一级行业内因子表现稳定,Rank IC均值普遍优异。
因子独立性及纯净因子测试 [page::8][page::9]

| 因子名称 | Rank IC | Rank ICIR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信息比率 | 月度胜率 | 最大回撤 |
|--------------|----------|-----------|------------|------------|----------|----------|----------|
| 纯净一视同仁 | -2.47% | -1.36 | 16.29% | 8.47% | 1.92 | 73.13% | -9.12% |
- 剔除风格因子及行业影响后,一视同仁因子仍具良好选股能力,说明其增量价值。
多因子低频化系列及综合量价因子表现 [page::10][page::11][page::12]
| 因子名称 | Rank IC | Rank ICIR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信息比率 | 月度胜率 | 最大回撤 |
|----------------|-----------|-----------|------------|------------|----------|----------|----------|
| 适度冒险 | -9.31% | -4.63 | 37.35% | 9.37% | 3.99 | 87.97% | -5.58% |
| 一视同仁 | -7.39% | -4.09 | 31.36% | 8.99% | 3.49 | 85.00% | -10.23% |
| 综合量价因子 | -12.42% | -5.13 | 48.07% | 10.93% | 4.40 | 88.06% | -4.76% |
| 纯净综合量价因子 | -7.26% | -3.75 | 28.71% | 9.26% | 3.10 | 82.09% | -7.77% |


- 13个因子月度频率均表现良好,综合量价因子表现最优。
- 高频因子低频处理有效降低换手率并保持选股能力。
指数成分股样本空间下因子测试及指增效果 [page::9][page::13][page::14]
| 样本空间 | Rank IC | Rank ICIR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信息比率 | 月度胜率 | 最大回撤 |
|--------------|----------|-----------|------------|------------|----------|----------|----------|
| 沪深300成分股 | -3.68% | -1.65 | 14.20% | 11.57% | 1.23 | 66.17% | -10.02% |
| 中证500成分股 | -4.71% | -2.21 | 13.93% | 11.24% | 1.24 | 72.18% | -12.81% |
| 中证1000成分股| -7.04% | -3.76 | 30.99% | 10.04% | 3.09 | 74.11% | -12.32% |


- 在主流指数成分股中均表现出色,尤其是中证1000表现更加突出。
- 指增模型限制市值和行业中性,验证了综合量价因子的指数增强能力,沪深300年化超额收益达8.81%。
综合量价因子指增分年度收益表现及历史回测 [page::14][page::15]



- 综合量价因子在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增强均实现稳定正超额收益,最高17.02%。
- 年度表现指标显示因子在不同年份均具备显著选股能力和超额收益。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解析——《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
- 作者:曹春晓(登记编号:S1220522030005)
- 发布机构:方正证券研究所
- 日期:2024年
- 主题:基于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段的价格波动,构建用于量化选股的“一视同仁”因子,属于多因子选股的量价因子研究系列最新成果。
核心论点及目标:
报告主张,在量化选股中,“成交量激增”与“骤降”均蕴含有价值的市场信息。传统关注成交量激增而忽略骤降时刻的信息,可能导致信息遗漏或投资者反应失衡。基于对称性原则构造的“一视同仁”因子,通过修正收益并综合考虑成交量激增与骤降引发的波动不对称性,能更准确反映价格反应的均衡性。实证结果显示该因子具备较强的预测能力和显著的收益表现,且与其他风格因子相关性较低,能够与多因子框架有效融合,显著提升组合表现。
---
2. 逐节深度解读
1)成交量激增与骤降均可能蕴含丰富信息
报告首先回顾此前多因子系列研究中对“成交量激增时刻”的alpha信息挖掘,指出仅关注激增(放量)时刻可能遗漏了缩量时段同样包含的价格信息。报告用图表1和图表2直观展示了两种“成交量激增时刻”和“骤降时刻”,并提出如果投资者理性,则应对两者的价格反应大致相当,否则可能存在某一方面的过度反应。该认知成为后续“一视同仁”因子设计的理论基础。
2)“一视同仁”因子构建及测试
2.1 正态激增时刻与正态骤降时刻定义
为了克服成交量变化分布非正态带来的缺失值问题,报告应用Box-Cox变换调整每日成交量序列至近似正态分布后,选取高于均值加1倍标准差为“正态激增”,低于均值减1倍标准差为“正态骤降”,保证两边数据充足,兼顾放量和缩量信息。
2.2 “波动公平”因子设计
通过将“正态激增时刻”和“正态骤降时刻”以及其后4分钟窗口组合,计算对应时间段波动率,得到“波动公平度”:两者波动率差的绝对值,数值越大,投资者对放量和缩量的波动反应越不平衡。将其作为对当日收益率的加权系数,形成“波动公平”因子。实证结果(图表3-4)表明该因子Rank IC均值约为-7.27%,年化收益率达30.76%,具有良好的选股能力。
2.3-2.4 “收益公平”因子与“一视同仁”因子
“收益公平”因子逻辑与“波动公平”因子类似,区别在于计算收益率层面的激增/骤降时刻均值及其差异,通过同样的加权修正实现投资者对收益反应的对称性度量。该因子Rank IC均值为-6.62%,稍逊于波动公平因子(图表5-6)。
将两因子等权合成得“一视同仁”因子,其性能优于任意单因子,Rank IC均值达到-7.39%,年化收益率达31.36%,信息比约3.49,表明其在提升预测能力方面有显著贡献(图表7-8)。
2.5 剥离其他风格因子影响验证独立性
报告检验“一视同仁”因子与常见风格因子(市值、动量、波动率、流动性等)的相关性,发现整体相关性较低(最高约22%流动性、21%波动率),显示“一视同仁”因子蕴含较多独立信息。正交处理后“纯净一视同仁”因子依然展现选股能力(Rank IC -2.47%,年化收益16.29%),体现其增量价值(图表10-11)。
2.6 不同样本空间适用性
在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三大样本空间中,“一视同仁”因子均表现良好,尤其在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小盘股市场表现更优(Rank IC -7.04%,年化收益31.0%),具有较好稳定性和普适性(图表12-13)。
---
3)高频因子低频化系列因子整体表现
报告回顾此前12个基于分钟高频数据构建的量价因子(如“适度冒险”、“完整潮汐”等)的月度表现。所有因子均呈现较强的预测效果,Rank ICIR绝对值均超过4,且各因子月度胜率均较高,体现了高频数据在低频化处理后依然保持稳定有效性(图表14)。
“一视同仁”因子与多因子相关性中等偏低,与“草木皆兵”及“飞蛾扑火”因子相关性较高(约56%-59%),显示因子之间多样性。
进一步正交化13个量价因子合成“综合量价”因子,Rank IC提升至-12.42%,年化收益率48.07%,信息比4.40,月度胜率88%,代表综合量价信息的强大选股能力(图表16-18)。
纯净化剥离常见风格因子后得到“纯净综合量价”因子,依然具备较强表现,年化收益率28.71%,信息比3.10(图表19-20)。
在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的选股测试中,“综合量价”因子均表现强劲,尤其中证1000表现最突出,年化收益44.3%,Rank IC -11.68%(图表21-22)。基于股票指数组合增强测试,因子实现了沪深300超额收益8.81%、中证500为11.54%、中证1000为17.02%,体现了鲜明的实用性和可交易性(图表23-28)。
---
4)风险提示
报告强调基于历史数据的量化因子可能遭受历史失效风险,市场环境波动及因子影响阶段性变化均需警惕,提醒投资者注意因子本身局限。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2(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示意):
图表1直观展示某股票成交量与股价关系,高成交量柱体(红色强调)对应价格波动,体现激增时价格反应。图表2展示成分股成交量的激增(红色柱)和骤降(绿色柱)共存,证明缩量同样蕴含信息,支持报告核心立论。
- 图表3-4(波动公平因子测试):
详细给出因子绩效指标,Rank IC均值-7.27%,年化多空收益30.76%,信息比3.68说明因子有较强预测力度。净值曲线则体现多头组合不同分组净值长期良好增长,空头组合明显下跌,说明因子能有效选股。
- 图表5-6(收益公平因子测试):
指标与波动公平因子接近但略低,年化收益27.19%,依然表明收益层面的公平衡量有效。对应的多空组合净值走势稳定,进一步确认效果。
- 图表7-8(一视同仁因子测试):
合成因子优于单体因子性能,年化收益31.36%,净值曲线各分组明显区分,红色多空对冲线持续上升,体现良好策略表现。
- 图表9(行业内因子表现):
除部分行业外,多数行业Rank IC均值均低于-8%,表现稳定,不局限于少数板块。
- 图表10-11(相关性及剥离效果):
相关性分布较为合理,剥离风格因子后因子能力下降明显但仍显著,表明具有独立alpha能力。
- 图表12-13(样本空间表现):
细分市场测试显示小盘股表现更佳,净值曲线也验证了因素的适用范围。
- 图表14-15(多因子系列表现与因子相关性):
多因子均展现强预测力,“一视同仁”与“草木皆兵”、“飞蛾扑火”相关性较高,提示在整个量价因子体系中的位置和关系。
- 图表16-20(综合量价因子绩效):
综合因子绩效明显优于单个因子,净值曲线高位运行,剥离风格因子后仍保留较强信号。
- 图表21-28(样本空间及指增模型测试):
跨越不同指数成分股均表现良好。指增测试展示了综合因子可操作性和超额收益,较低的权重偏离与行业中性约束进一步反映因子策略的稳健。
---
4. 估值分析
报告并未涉及传统意义上的公司估值方法(如DCF、PE等),主要聚焦因子构建与选股策略的绩效验证,因此无此类估值内容。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
- 历史数据依赖风险:量化因基于历史数据规律,未来规律可能失效。
- 市场波动风险:市场环境与变量非静态,超预期变化可能导致因子失效。
- 因子阶段性失效风险:因子表现受宏观及微观环境影响,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失效。
未展开详细缓解策略,但警示投资者要关注环境变化与因子表现的动态调整。
---
6. 审慎视角与细节
- 报告整体逻辑严密,数据详实,但多因子合成的因子表现提升幅度较大,需注意是否存在过度拟合可能。
- 因子绩效均为负Rank IC(如-7.39%),但依旧有较优表现,可能因方向定义为负相关系(或因因子命名),需关注因子正负号解释。
- 报告对因子剔除流动性与波动率影响后仍保持效用的表述,增强了因子独立性的说服力。
- 未对短期极端市场环境的敏感性进行深入分析,未来可增补。
- 量化因子多基于分钟数据的转换,Box-Cox变换等步骤增加了复杂性,算法性能和实施细节对最终结果影响较大,实际应用中应充分测试稳定性。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深刻剖析了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对价格的对称反应机制,通过引入Box-Cox变换优化数据、定义“波动公平”与“收益公平”因子,构建了具有显著量价信息的“一视同仁”因子。实证显示该因子在沪深A股市场表现稳健,具备16%以上的纯净选股增量收益,且在不同样本市场表现一致。与其他12个高频低频化量价因子组合后,综合量价因子表现更加强劲,年化收益高达48%以上,信息比显著,胜率优良。
图表层面:
- 图表1-2反映了成交量激增与骤降的实际市场波动及价格反应;
- 图表3-8定量检验了“一视同仁”及子因子的绩效和净值增长潜力;
- 图表9-13验证因子行业和样本空间适用性;
- 图表14-20全面展示多因子体系下“一视同仁”因子位置与融合后的性能提升;
- 图表21-28使用指数增强模型验证实际操作潜力和超额收益,为量价因子策略的应用提供了坚实证据。
总体上,报告为量化投资领域提供了一套创造性且有效的量价因子构建思路,由于其方法论全面且实证充分,具备较高的研究与实盘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及数据来源
- Wind数据库
- 米筐量化平台
- 方正证券研究所内生成数据与模型
[page::0,3,4,5,6,7,8,9,10,11,12,13,14,1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