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建筑龙天光】公司点评丨中国建筑 (601668):业绩有韧性,工业厂房和能源工程合同增速快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中国建筑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582.20亿元,净利润381.82亿元,业绩稳健但受房地产及基建投资影响略有下降。经营现金流改善,毛利率小幅下滑,应收账款增加。新签合同额32936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工业厂房和能源工程增速显著,分别达23.0%和31.2%[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概览 [page::0]

- 营业收入15582.20亿元,同比下降4.20%。
- 归母净利润381.82亿元,同比下降3.83%。
- 扣非净利润352.01亿元,同比下降4.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亏损减少,同比少流出75.31亿元。
毛利率与费用率分析 [page::0]
| 指标 | 数值 | 同比变化 |
|--------------|----------|---------|
| 毛利率 | 8.72% | 下降0.11pct |
| 净利率 | 3.17% | 下降0.04pct |
| 期间费用率 | 4.22% | 上升0.06pct |
| - 销售费用率 | 0.38% | 上升0.04pct |
| - 管理费用率 | 1.43% | 下降0.01pct |
| - 财务费用率 | 0.87% | 下降0.01pct |
| 研发费用率 | 1.54% | 上升0.03pct |
| 应收账款总额 | 4132.08亿元 | 增加527.66亿元 |
新签合同及订单结构 [page::0]
| 业务类别 | 新签合同额(亿元) | 同比增速 |
|--------------|-------------|---------|
| 合计 | 32936 | +1.4% |
| 建筑业务 | 30383 | +1.7% |
| - 房建业务 | 20146 | +0.7% |
| - 基建业务 | 10144 | +3.9% |
| - 勘察设计业务 | 92 | -7.4% |
| 工业厂房 | 6405 | +23.0% |
| 能源工程 | 4419 | +31.2% |
- 合约销售面积9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7%。
- 土地储备结构持续优化。
- 公司推进“两优两重”市场策略,工业厂房和能源工程订单增长强劲。
风险提示 [page::0]
- 固定资产投资下滑风险。
- 新签订单不达预期风险。
-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深度阅读
【银河建筑龙天光】中国建筑(601668)公司点评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建筑龙天光】公司点评丨中国建筑(601668):业绩有韧性,工业厂房和能源工程合同增速快》
- 作者:龙天光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13:00,北京
- 研究主体: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筑”或“公司”)
- 报告主题:针对中国建筑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业务进展及市场风险的综合分析
核心论点:
- 公司业绩表现具备韧性,尤其是在房地产深度调整和基建增速放缓背景下,经营现金流管理有所改善。
- 毛利率虽略有下降,但销售、管理等费用率基本稳定,应收账款有所增加。
- 新签合同金额稳步增长,工业厂房和能源工程领域合同增速显著,显示公司市场布局正在优化。
- 风险主要围绕固定资产投资减缓、新签订单可能不及预期及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报告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公司现阶段运营状况、财务健康以及未来增长潜力的清晰透视,帮助制定中长期投资策略。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
关键论点总结
- 业绩韧性及经营现金流改善: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499.12亿元,同比下降6.6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7.78亿元,同比下降24.14%;扣非净利润77.02亿元,同比下降23.52%。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1.56万亿元,同比下降4.20%;归母净利润381.82亿元,同比小幅下降3.83%。业绩下滑主要受到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和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的叠加影响。经营现金流表现改善,净流出减少75.31亿元,反映管理层对项目全周期现金流预算管理的成效[page::0]。
- 毛利率及费用率分析:前三季度毛利率为8.72%,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净利率3.17%,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4.22%,同比微升0.0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0.38%,管理费用率1.43%,财务费用率0.87%,研发费用率1.54%。应收账款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527.66亿元至4132.08亿元,显示公司资金回收压力有所上升[page::0]。
- 新签合同情况与业务结构变化:前三季度新签合同总额32936亿元,同比增长1.4%;建筑业务新签30383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房建业务新签20146亿元,同比增长0.7%;基建业务新签10144亿元,同比增长3.9%;勘察设计业务则有所下降,合同额92亿元,同比下降7.4%。重点领域如工业厂房合同增速达23.0%至6405亿元,能源工程增长31.2%至4419亿元。整体合约销售面积9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7%,土地储备结构持续优化[page::0]。
- 风险提示:报告重点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风险、新签订单与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风险,对公司未来业绩可能造成不利影响[page::0]。
作者推理依据
- 业绩及财务指标同比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和财报,反映市场环境变化对业务的实际影响。
- 现金流改善基于公司主动加强项目周期管理的战略调整。
- 新签合同数据细分专业及领域,结合宏观产业政策及市场趋势判断增长点。
- 风险涉及宏观经济周期及行业特性,反映谨慎的投资防范意识。
---
2.2 评级体系介绍
- 本报告延续中国银河证券的行业与公司评级体系。
- 行业评级区分为推荐、中性、回避;公司评级分为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回避,均以相关指数相对表现为基准,体现市场相对收益预期[page::1]。
- 评级明确指向未来6-12个月市场表现,体现对公司短中期走势的判断和专业市场对比。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报告首页顶部背景图,仅视觉辅助,无具体数据)
---
图2.(报告整体核心观点区块)
- 图文结合部分使用图示强调“业绩韧性”、“现金流改善”等关键词,突出报告核心精神。
- 文字布局清晰列举详细数据,包括同比变化幅度,直观呈现业绩及合同结构情况。
数据含义与趋势:
- 收入和净利润均有一定降幅,但降幅较前期预期收窄,显示公司经营仍有韧性。
- 经营现金流净额减少规模缩小,说明资金流动状况向好,管理改善成效明显。
- 毛利率微降,费用稳定,体现成本控制较为有效。
- 应收账款增大需关注坏账风险。
- 新签合同特别是在工业厂房和能源工程的快速增长是亮点,反映业务结构调整方向和潜在增长动力。
此图表通过数据密集的形式,增强了报告论断的可信度和传达力度。
---
四、估值分析
本次报告内容所提供资料未涉及具体估值模型和估值结果,没有明确DCF、P/E或其他估值方法的细节说明,报告重点聚焦于运营表现和合同基础,不涉及估值量化推导及目标股价设定。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固定资产投资下滑风险:若宏观经济或政策环境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减少,可能加剧公司收入和利润下降压力。
- 新签订单不及预期风险:新订单增长缓慢或下降将直接影响未来收入确认和现金流。
- 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风险:应收账款规模增加带来的回款风险提升,可能影响资金流动性和财务健康。报告未具体指出风险发生概率,但强调需重点关注。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对公司业绩态度较为积极,强调“业绩韧性”和“现金流改善”,用词谨慎;然而,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同比降幅约二成,业绩承压明显,报告中对此的负面影响未过度放大,较为稳健。
- 应收账款增长较大,潜在信用风险未详尽展开,稍显含蓄。
- 报告未涉及详细估值分析和未来增长预测,略显保守。
- 新签合同虽有增长,但整体增长率偏低,部分业务如勘察设计同比下降超七个百分点,反映部分业务领域受挫,报告未深入剖析原因。
- 风险提示部分较为简略,缺少具体缓解策略建议。
---
七、结论性综合
该中国银河证券对中国建筑的最新研究报告,基于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数据和业务合同动态,全面梳理了公司当前的运营状况。公司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和基础设施投资放缓的严峻环境中,仍表现出较强的业绩韧性,经营现金流净流出规模明显缩小,显示有效的项目周期现金管理能力。此外,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应收账款增加提示需关注财务风险。新签合同总额稳健增长,尤其工业厂房和能源工程合同增速显著,战略聚焦清晰,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力。报告提供了明确的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和合同回收风险。
图表数据清晰支撑了文本中的关键论点,新签合同细分展示了业务结构变化和市场聚焦方向,强化了报告的事实依据。虽然报告缺少详细估值分析和对潜在风险的深入缓解措施讨论,但从整体视角看,报告风格严谨客观,结论稳健,给予投资者较为理性的参考框架。
最终,基于已披露的业绩、合同及财务数据,公司未来面临一定挑战与压力,但通过结构优化和管理改进,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page::0] [page::1]。
---
附:参考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