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观市:海外地缘风险加剧,技术及低波因子表现突出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回顾了海外地缘风险升级与国内宏观经济分化,指出海外流动性边际回流压力下,市场建议重点配置大盘价值及非银板块,同时关注科技成长板块。量化选股层面,技术因子与低波因子表现抢眼,价值因子在沪深300等大盘股中继续演绎,波动率因子在全部A股池收益显著。微盘股指数表现强劲,择时与风险控制指标尚未发出平仓信号,建议继续持有微盘股风格。整体看,未来一周继续看好价值及量价类因子表现的延续[page::0][page::1][page::6]

速读内容


主要市场及行业指数表现 [page::1]


  • 过去一周,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分别下跌0.10%、0.45%、1.75%、1.74%。

- 综合金融、通信、银行、电子及石油石化6行业指数上涨,综合金融涨幅最大达2.84%。
  • 医药、纺织服装等24个行业指数下跌,医药跌幅最大,达-4.23%。


海外宏观环境与国内流动性动态 [page::3][page::4]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降息预期收紧,伊朗冲突风险向全球油价施压,海外流动性预期回流中国市场。

- 央行本周逆回购净投放1021亿元,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及SHIBOR均保持相对稳定。
  • 中期宏观择时模型推荐6月股票仓位为45%,表现稳健,年初以来策略收益率1.06%。


微盘股指数择时与风险监控 [page::5]



  • 微盘股相对茅指数净值达到1.84,超过243日均线1.39,趋势强劲。

- 20日滚动价格斜率0.0031,高于茅指数0.0012,确认动能优势。
  • 风险指标波动率拥挤度为-0.50%,低于风险阈值0.55%,十年国债利率同比0.26%,风险可控。

- 建议继续持有微盘股风格,关注风险动态。

量化因子表现概览 [page::6]



  • 价值因子在沪深300股票池IC最高达到0.082,表现持续。

- 成长因子、中证500和中证1000表现较弱。
  • 波动率因子在全部A股池单周收益达+3.30%,表现最亮眼。

- 技术因子与低波动因子继续领涨,中小盘风险偏好回落带动价值和量价因子走强。

可转债因子跟踪 [page::7]


  • 转债估值因子领涨,周收益约+1.38%。

- 正股价值、成长与质量因子亏损,质量因子跌幅最大达-0.67%。
  • 反映可转债市场风格分化明显,转债估值因子较优。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细分析——《量化观市:海外地缘风险加剧,技术及低波因子表现突出》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量化观市:海外地缘风险加剧,技术及低波因子表现突出

- 作者:高智威、许坤圣
  • 发布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年6月23日
  • 报告主题:国内外宏观经济及市场环境分析,结合量化因子表现和股票指数轮动,重点关注海外地缘风险、量化因子变化及微盘股指数择时策略。


核心论点
  • 近期内地主要股指全线下跌,板块表现分化,综合金融等少数行业上涨,医药板块跌幅最大。

- 海外方面,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尤其是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升级,推升原油价格并带来流动性国际回流压力。
  • 国内政策持续发力科创板与创业板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券商板块业绩有望支撑。

- 央行流动性保持适度宽松,利率维持较低水平。
  • 市场技术面表现为技术因子与低波动因子表现突出,价值因子在大盘板块表现稳健。

- 微盘股指数相对强势,轮动和择时信号保持稳定,无平仓信号,建议继续关注并持有微盘股风格。
  • 未来建议核心仓位维持大盘价值,战术仓位加配非银、石化及科技成长板块,建议加大价值及量价因子配置权重。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市场概况



关键论点

  • 过去一周,国内四大主要市场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均呈现下跌,跌幅从0.10%至1.75%不等,显示市场整体承压。

- 行业表现呈明显分化,综合金融板块涨幅最大(2.84%),体现政策利好预期;医药行业跌幅最大达4.23%,显著弱于市场平均。
  • 近期宏观经济数据中,内需指标(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6.4%)表现坚挺,同比上升;但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反映经济正处于稳健增长但增速趋缓阶段。

- 政策层面证监会推出新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实现创新企业融资便利。

逻辑依据及数据点

  • 指数跌幅及行业分化由Wind数据支持,具体见图表1-3。

- 宏观数据与央行政策操作(OMO投放1021亿元)结合分析,反映流动性保持适度宽松。
  • 海外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维持不变,但利率路径鹰派倾向加重,叠加地缘冲突带来的能源价格及风险溢价影响,带来外部不确定性。

- 指数表现和行业涨跌说明资本市场呈防御与结构轮动并存格局。

---

2.2 微盘股指数择时与轮动指标监控



核心观点

  • 微盘股指数相较茅指数表现强劲,净值比达1.84,远高于243日均线1.39,且20日价格斜率为0.0031,大幅优于茅指数的0.0012,反映市场对微盘股的动量偏好增强。

- 风险指标方面,波动率拥挤度同比为-0.50(低于0.55阈值),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比为0.26%,均提示风险环境较为安全。
  • 结合风险指标与价格走势,微盘股择时模型未发出平仓信号,显示该板块相对强势有望延续。


关键数据解读

  • 波动率拥挤度指标(图表11)用于衡量市场中因拥挤仓位带来的尾部风险,负值代表风险未激活。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比(图表10)被用作宏观流动性风险风控指标,当前处于中性安全期。
  • 微盘股相对强势与风控指标安全显示该风格具备较好的回报与可控风险特征。


---

2.3 量化因子视角



选股因子表现

  • 不同股票池中,各因子表现分化明显

- 沪深300市场中价值因子IC最高(0.082),说明价值因子在大盘持续有效。
  • 波动率因子在全部A股中表现最优(周收益+3.30%),说明低波动率因子较强,反映市场避险情绪。

- 质量因子信号疲弱,负收益显现。
  • 反转因子在沪深300表现负面,显示近期趋势延续性强,反转性弱。

- 市值因子表现积极,表明规模效应依然显著。

转债因子表现

  • 转债估值因子(即转债价格与正股/平价的估值差)表现最佳,周收益+1.38%。

- 正股对应成长、质量、预期因子表现疲软,整体转债估值因子在策略中具显著贡献。

逻辑推理

  • 技术及低波因子在不确定性和震荡市况中受到青睐,稳定性和流动性成为主要考量。

- 价值因子稳定上涨,结合政策支持大盘低估值板块,说明市场仍偏好安全边际好的板块。
  • 转债市场因正股预期分化,估值因子成为主要择券依据。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3:国内市场指数及行业涨跌幅


  • 图表1展示近期四大主要指数周度表现,所有指数均负增长,体现金融市场整体承压。

- 图表2以净值比描绘上周指数走势与成交额,显示成交量先抑后扬,伴随价格起伏,反映市场对冲及调整情绪。
  • 图表3详列28个行业中信一级行业涨幅,综合金融、通信、银行、电子等少数上涨,医药、纺织服装等多数下跌,行业结构性分化显著。


背后含义:行业表现分明反映资金流向从防御和政策利好板块流入,而破发与高预期板块承压,体现投资者风险偏好波动。

---

图表4:经济日历


  • 列出过去一周及未来一周的重要宏观数据和事件节点,包括中国5月工业企业利润,美国5月PCE数据、联储官员发言等。

- 有助于投资者预判市场节奏与关键驱动事件。

---

图表6:各类利率走势


  • 展示2022年至今SHIBOR、质押式回购利率、国债收益率(2年、3个月、10年)等多维利率指标的演变。

- 显示整体利率水平下降与趋稳,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积极支持。

---

图表7-9:宏观择时模型收益表现


  • 图表7展示经济增长及货币流动性信号强度分别为50%、40%,整体权益仓位建议为45%。

- 图表8、9分别呈现模型净值及超额收益,反映择时模型自2005年以来总体正收益表现优于Wind全A基准。

---

图表10-14:微盘股择时风险指标


  • 图表10-11显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比和波动率拥挤度同比均处于低风险区间。

- 图表12-13描绘微盘股相对茅指数净值比和20日价格斜率,确认微盘股强势且具趋势延续性。
  • 图表14币M1同比指标,辅助宏观流动性和需求预期判断。


---

图表15-17:量化选股因子表现


  • 图表15总结八大类选股因子在不同市场的IC均值和多空单周收益,凸显价值、波动率技术因子表现突出,质量和反转因子相对疲弱。

- 图表16-17分别展示一致预期、市值、成长、反转与质量、技术、价值、波动率因子的多空净值曲线,反映量价因子持续优异表现和成长因子动能有限。

---

图表18-19:转债因子表现


  • 图表18展示可转债因子多空净值走势,显示转债估值因子显著优于其他正股相关因子。

- 图表19表格形式呈现因子IC均值及周度多空收益,强化转债估值因子为主要利好来源。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直接披露具体个股或行业估值目标价,也未详细介绍估值模型,但从量化因子表现及择时推荐中隐含估值视角:
  • 价值因子为核心估值指标,衡量低估值股票的超额收益能力。

- 量价因子(包括技术、低波因子)关注股价动量与价格稳定性,间接反映市场风险偏好与估值波动敏感度。
  • 转债估值因子通过溢价率评估可转债相对正股价值,量化溢价变化对价格影响。

- 结合宏观择时模型对经济增长及流动性信号的判断,估值调整将围绕经济阶段性波动与政策面导向。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统计与建模,风险主要包括:
  • 模型失效风险:政策或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历史规律不再适用。

- 事件因子失效风险:阶段性市场事件可能使部分因子暂时失灵。
  • 不可预见市场波动:出现超预期市场变化,引发模型估计之外的波动和回撤。


未明确给出具体缓解措施,但建议投资者需关注模型适时调整及风险动态监控。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内外部地缘风险及政策支持形成基本判断较为一致,体现较客观。

- 量化因子表现的解读依赖历史数据,未充分考虑潜在结构性转变(如技术创新突变、全球政策大调整等),模型失效风险存在。
  • 报告对行业表现分化较多强调金融和科技板块,但对医药等大幅下跌板块的内部结构及反弹逻辑研究相对欠缺。

- 微盘股择时模型的强烈持仓建议基于技术面和风险指标,但在宏观流动性及信贷政策可能变动的背景下,需警惕数据滞后风险。

---

七、结论性综合



该份报告通过详实的宏观经济与市场数据分析,从海外地缘风险加剧、国内政策支持以及流动性环境三个维度,综合量化视角解读了当前A股市场的表现和未来配置建议。主要结论包括:
  • 海外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推升原油价格并带来海外流动性回流风险,美联储利率态度偏鹰派,增加海外不确定性。

- 国内政策激励创新型未盈利企业上市,利好券商及科技成长板块表现。
  • 市场整体呈现指数下跌,板块与因子表现分化,价值因子在大盘中持续演绎,技术与低波因子在全市场表现突出。

- 微盘股指数走势强劲,风险指标安全,轮动择时信号未触及平仓,建议投资者持续持有该风格并密切关注风控信号。
  • 中期权益仓位推荐45%,核心维持大盘价值,战术仓位重点配置非银、石化及科技成长。

- 转债市场中,估值因子带来正收益优势,正股相关因子表现较差,提示转债策略中估值套利仍是关键。
  • 报告提醒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存在失效风险,需警惕政策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报告基于量化严谨的数据与模型,结合宏观与微观视角,提出稳中有进的配置思路,强调在海外不确定性和国内政策支持并存的环境下,注重价值、技术和低波因子的战略地位,并重点关注微盘股风格的投资机会,体现了量化投资与宏观择时的深度结合。[page::0,1,2,3,4,5,6,7,11]

---

重要图片索引


  • 图表1-3:主要市场指数及行业表现




  • 图表6:各类利率走势


  • 图表8:宏观择时模型净值表现


  • 图表10-14:微盘股风险指标及走势






  • 图表16-17:量化大类因子净值表现



  • 图表18-19:转债因子表现




---

以上分析旨在提供全面、深入且结构清晰的报告解构,为专业投资者及研究者理解当前市场环境和量化投资策略提供知识支持。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