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产配置日报 主线未明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以2025年6月23日市场为例,复盘全球及国内多类资产表现。权益市场小微盘显著上涨,银行、科技及稳定币板块表现突出,债券市场收益率窄幅震荡,整体市场主线尚不明朗。地缘政治局势短期扰动大宗商品价格,原油波动显著,资金面季末回笼压力显现,资产配置面临不确定性与避险需求加剧的挑战。报告强调流动性和货币政策动态对市场影响,提供宏观视角下的资产波动与配置建议,为投资者把握当前市场脉络提供重要参考[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2025年6月23日市场资产表现回顾 [page::0][page::1]


  • 权益市场反弹,大盘股和小微盘指数均上涨,上证指数上涨0.65%,沪深300上涨0.29%,中证1000上涨1.31%,万得微盘股指数上涨2.38%

- 债券市场收益率微幅波动,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0.2BP,整体震荡,资金面受季末回笼压力边际趋紧
  •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受地缘政治影响,原油价格高开后回落,黄金表现偏弱,美元强势抑制黄金上涨


地缘政治与资金面影响分析 [page::1]


  • 美国攻击伊朗核设施引发市场避险情绪,霍尔木兹海峡关闭提议推高油价,但市场恐慌情绪未持续

- 季末资金回笼压力加大,央行逆回购操作2205亿元,到期2420亿元,短期资金利率波动,上行至1.56%
  • 资金面紧张与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债市波动将加大,短期或维持震荡行情


市场结构与行业表现 [page::1][page::2]

  • 小微盘行情复苏但拥挤度下降,短期不宜断言行情结束

- 银行业表现较好,预期薪酬改革及避险因素推动上涨
  • 科技板块受技术制裁消息推动,半导体及光刻机指数上涨3.35%和1.24%

- AI穿戴设备及稳定币板块受关注,后者因跨境支付通开通而大涨8.4%
  • 油气开采受地缘风险推动上涨3.6%

- 港股维持小幅反弹,南向资金净流入明显,互联网板块资金出逃,泡泡玛特资金流向好转
  • 港股AH股溢价指数处历史低位,提示港股相对A股有较高吸引力


风险提示与政策展望 [page::2]

  • 关注国内货币政策和流动性可能超预期调整风险

- 财政政策变动将对市场产生潜在影响
  • 避险资产配置重要,市场做多思维仍面临考验,见好就收为稳健策略

深度阅读

详尽全面分析报告:《华西宏观》资产配置日报—主线未明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资产配置日报:主线未明》
发布日期:2025年6月25日07:20(北京时区)
发布机构:华西证券,华西研究所属
报告作者:刘郁、刘谊、小艺、青青,来自郁见投资团队
主题领域:宏观资产配置视角,重点涵盖权益、债市、大宗商品和资金面动态,及港股表现与地缘政治影响

本报告用以总结分析2025年6月23日(及前后近期)中国及全球市场资产表现,重点透视市场结构、资产间的联动效应、外部地缘政治风险、流动性走势与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并提出当前市场“主线未明”的观点,强调在不确定和多变环境下需保持谨慎态度,合理配置避险资产和提高交易弹性。[page::0,1,2]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复盘与结构分析


  • 关键信息总结

6月23日,股市迎来反弹,银行板块及小微盘表现强劲,证券市场结构呈现“哑铃型”格局,即大盘股和小微盘分化明显;债市收益率呈现“先下后上”的窄幅震荡,且日变化幅度均在极小范围内(均不到0.5个基点)。整体来看,权益和债市情绪出现分化,资金节奏较为谨慎。
  • 推理与逻辑

股市反弹源于前期下跌后的修复性买盘以及银行股受薪酬改革预期推升;小微盘强劲反映部分资金对高弹性品种的短期偏好。债市则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及资金面微妙变化影响,波动有限,显示市场整体避险情绪仍在但并未转强。
  • 关键数据

- 上证指数上涨0.65%,沪深300涨0.29%,中证红利涨0.25%
- 科技板块小幅上涨(科创50、创业板指均涨约0.38%-0.39%)
- 小微盘涨幅更显著,中证1000涨1.31%,万得微盘股指数涨2.38%
- 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微涨0.2个基点,30年国债持平于1.84%
此数据表明短线资金对小微盘和银行板块偏好明显,债券市场保持稳定,反映主线尚未确立。[page::0]

2. 地缘政治与大宗商品表现


  • 关键信息总结

地缘政治紧张升级,具体指美国攻击伊朗核设施以及伊朗议会提议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导致全球避险情绪急剧升温,原油价格短线暴涨超5%-6%,但涨势迅速回落,终涨幅不到1%。黄金走势平淡,主要受美元走强和部分美元空头仓位回补影响。国内黑色系商品(焦煤、铁矿石、螺纹钢)高位小幅震荡修复,资金面临季末回笼压力。
  • 推断逻辑

原油市场虽对地缘事件敏感且迅速反应,但市场理性判断该行为最终影响受限于伊朗内部决策权及自我伤害成本,短期恐慌情绪难持续。黄金未体现强避险需求,美元指数的反弹抑制了贵金属上涨。
季末资金回笼与央行货币操作体现资金面日内收紧轨迹,短期利率有反弹迹象但整体资金价格仍处合理区间,反映短期流动性压力。
  • 主要数据点分析

- WTI和布伦特原油盘中最高涨幅超5%(约6%与5%),收盘涨幅收窄至1%以内
- 伦敦金价于3347-3380美元/盎司区间震荡,开盘涨幅不足1%
- 央行当日2205亿元逆回购操作,到期2420亿元,净回笼1215亿元
- 非银隔夜利率从1.55%短暂下行1.53%,又上行至1.56%
- 3个月和1年期存单加权发行利率分别升至1.68%和1.74%
  • 全文指向

报告强调地缘政治短线冲击明显但持续性有限,资金面流动性波动成为当前市场敏感点,整体债市陷入“真空期”,市场等待后续货币政策动作,是震荡行情的主因。[page::1]

3. 权益市场与板块轮动


  • 总结要点

权益市场虽出现阶段性反弹,但成交量放大有限,表明市场多头信心尚未充分恢复。小微盘表现突出,但其拥挤度有所下降,表明短期内资金博弈仍较谨慎。
行业表现分化,银行指数上涨1.22%,得益于薪酬改革预期和避险买盘。科技板块受美国技术制裁消息刺激,光刻机和半导体指数分别增长3.35%和1.24%。AI穿戴与稳定币主题表现亮眼,分别涨2.06%和8.4%,体现市场对新兴技术和金融创新主题关注。油气开采指数上涨3.6%,为地缘政治带来的利好溢价。
  • 推理基础

各板块轮动体现资金对政策预期和外部风险的不同反应。银行为内生政策利好受益板块,科技及AI主题则反映对中美科技博弈的预期反应,稳定币则因跨境支付制度变革而热度明显。
  • 数据点

- 万得全A涨0.85%,成交额1.15万亿元,较之前周五放量552亿元明显增多
- 中证2000上涨1.94%,万得微盘股指数涨2.54%
- SW银行指数涨1.22%
- 光刻机指数涨3.35%,半导体指数涨1.24%
- AI穿戴设备指数涨2.06%,Wind稳定币指数涨8.4%
- 油气开采指数涨3.60%
  • 重点提及

小微盘拥挤度从91%降至80%,短线仍有风险;科技板块上涨受美国商务部撤销部分芯片豁免影响;稳定币上涨受新跨境支付通开通推动。[page::1]

4. 港股表现与资金流向


  • 要点总结

港股市场延续区间震荡,恒生指数涨0.67%,恒生科技涨1.05%。AH溢价指数降至130.28,为2021年以来低位,显示港股整体相较A股性价比仍处低位。
南向资金净流入78.95亿元港币,主要流入建设银行,互联网龙头如阿里巴巴、小米和腾讯出现资金净流出,反映资金结构调整及市场热点转换。
  • 推断与逻辑

港股估值优势未能完全吸引转向互联网板块的资金,反映投资者对部分大科技股以及互联网板块的谨慎情绪或估值修复预期不足。资金流入金融板块显示对传统稳健板块仍有偏好。
  • 关键数据:

- 南向资金净流入78.95亿元港币
- 建设银行净流入8.44亿元港币
- 阿里巴巴净流出12.86亿元,小米和腾讯小幅净流出
- 泡泡玛特净流入4.12亿元,涨幅1.92%
  • 整体指向

港股市场虽表现稳定,但热点集中,资金动向显示轮动加快,投资者仍需防范海外不确定性风险带来的冲击。[page::2]

5. 货币政策、流动性与风险提示


  • 总结核心

报告明确货币政策暂时维持当前力度,并基于此假设构建分析框架,但同时强调三大风险点:
- 货币政策超预期调整可能剧烈影响市场
- 资金流动性突变风险
- 财政政策调整风险
这三方面均为潜在扰动因素,需密切关注。
  • 风险潜在影响

一旦出现上述风险,市场流动性和资产价格可能迎来较大波动或趋势逆转,投资策略须灵活调整。
  • 报告确认

风险提示明确,强调当前环境下审慎交易和波动管理的重要性。[page::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像1、2(封面及宣传图片):


  • 图片展示华西证券“华西研究创造价值”核心理念,强调品牌专业性及权威性。同时展现团队成员形象,强化信任感。


图表及数据分析(隐含于文本中的数值指标)


  • 股指涨跌幅与成交额

跌后反弹下成交额整体增长,并非爆发式放量,反映投资者谨慎态度。
  • 债市收益率细微变动

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均在1.6%-1.8%区间内窄幅震荡,短期买卖力量接近平衡,提示资金避险意愿一般。
图表支持文本分析,成交额与价格走势变化形成逻辑链,体现市场结构转变。[page::0]


---

四、估值与市场评价



本报告并无具体公司层面估值模型展开,但对行业板块、宏观资产类别的表现与前景进行了定性与半定量阐述。
  • 预计市场震荡延续,资产间出现轮动与季节性修复,整体主线不明确。

- 核心市场机制如“股债跷跷板效应”、“资金面流动性变化”、“地缘政治冲击”均被重点强调,作为影响估值与投资决策的关键变量。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地缘政治风险:中东局势及美伊冲突升级引发短期市场震荡,风险虽短暂存在但影响深远。

- 资金流动性风险:季末流动性压力下,资金价格波动加剧可能冲击资产价格稳定。
  • 政策调整风险:国内外货币及财政政策的超预期调整将对市场造成不确定冲击。


报告对各风险均进行了详细描述及潜在机制剖析,但未明显提出具体缓解措施,重在提醒投资者关注此类不确定因素。[page::1,2]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主张理性,强调市场尚未明确主线,提示注意风险,整体态度谨慎,不夸大短期反弹力度。

- 对小微盘拥挤度的分析显示出对潜在市场过热的警惕,说明作者较为客观。
  • 地缘政治风险虽被强调,但对其可能的长期结构性影响评估较为有限。

- 报告中的货币政策、流动性假设依赖现有状态,可能低估极端政策调整出现的概率。
  • 部分数据(例如港股溢价指数及资金流向)未进一步解读其深层次的经济含义,对投资者的操作建议相对简略。


整体分析稳健,风险控制意识较强,但深度预测与策略指引空间尚有提升余地。[page::0-2]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从多维度详细分析了2025年6月23日宏观资产配置现状及其驱动因素,得出“主线未明”的核心判断,同时展现了市场在地缘政治冲击、资金面季末压力及科技与银行板块轮动中的反应特征。股市呈现“哑铃型”结构,表明资金选择分化,银行、小微盘、科技板块轮动交易热度明显;债市收益率维持窄幅震荡,资金对利率变动敏感但动荡受限;大宗商品受中东紧张局势影响短线波动剧烈但理性回落;国内资金面流动性虽趋紧但总体稳健,央行逆回购操作精细调控。

港股表现虽尚显疲软,但资金流入及AH溢价指数提示相对估值优势存在,值得关注。风险提示涵盖政策调整与流动性波动,强调市场存在潜在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报告强调市场虽有反弹迹象,但尚无明确投资主线,新一轮投资机会需要政策利好确认和风险消化后方能形成,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合理配置避险资产,关注政策动态与地缘风险变化,交易策略应注重灵活和弹性。

---

主要引用页码


[page::0,1,2]

---

(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