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存款延续活化,信贷需求仍偏弱 9月社融金融数据点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基于2025年9月社融与金融数据,分析存量社融同比增速放缓,信贷需求持续偏弱,尤其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M1增速提升体现存款活化,政策性工具和宽货币环境对信贷需求有一定支撑。贷款利率保持平稳,银行基本面仍具韧性,预计信贷增速短期继续放缓,中长期看好优质中小行及国有大行发展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9月社融及信用数据点评 [page::0][page::1]

- 社融存量同比+8.7%,环比下降0.1pct,剔除政府债同比增长5.94%持平。
- 9月社融单月新增3.53万亿,同比少增2297亿,政府债融资贡献占新增约34%。
- 政府债发行节奏前置,预计四季度发行将进入尾声,政府债对社融拉动减弱。
企业与居民信贷需求分化 [page::0][page::1]

- 企业贷款新增1.22万亿,同比少增2700亿,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三月少增。
- 企业短期贷款逆势多增,显示融资向成本更低、灵活短贷倾斜。
- 居民贷款新增3890亿,同比少增1100亿,购房消费需求低迷,杠杆意愿不足。
- 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推动企业贷款中长期需求回暖。
存款及货币供应情况 [page::0][page::2]

- 9月M1同比增长7.2%,环比提升1.2pct,反映存款活化和企业账款清偿提速。
- M2同比增8.4%,略有放缓,主要因非银存款减少。
- 人民币存款新增2.21万亿,同比少增1.53万亿,居民和企业存款分别多增,财政存款减少较大。
贷款利率与银行基本面展望 [page::0][page::1]
- 9月新发企业及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均约3.1%,环比持平,银行贷款定价趋于理性。
- 预计贷款利率下行空间有限,银行净息差降幅收窄,净利息收入或逐步企稳。
- 中长期看好区位优势优质中小行及具稳定盈利能力的国有大行,关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机会。
深度阅读
【东兴银行】存款延续活化,信贷需求仍偏弱——9月社融金融数据点评 深度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东兴银行】存款延续活化,信贷需求仍偏弱 9月社融金融数据点评》
发布机构:东兴证券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07:00
作者:林瑾璐、田馨宇
研究主题:中国银行业,特别聚焦9月份中国整体社融(社会融资规模)、存款及信贷增速情况,重点分析银行信贷及存款动态及其背后的宏观金融环境影响。
核心论点与评级概览:
报告呈现了中国9月份社融及金融数据的最新动态,指出政府债券融资节奏前置导致后续拉动效应减弱、信贷需求依然疲软但信贷利率保持稳定。存款活化表现强劲,尤其是M1增速显著提升。基于此,银行板块在短期面临信贷增速放缓压力,但基本面韧性强,长期银行股息吸引力提升,预计四季度银行板块估值可能迎来修复行情。
投资建议明确看好具备区位优势、中长期经营稳定韧性的银行,风险主要集中于经济及信贷需求不及预期可能的资产质量恶化。整体立场偏积极,强调银行板块韧性与潜在估值弹性。[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事件背景与社融数据概览
报告首先回顾了2025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融及主要金融指标:
- 9月底存量社融同比增长8.7%
- M2货币供应同比+8.4%,M1同比+7.2%
- 人民币贷款同比+6.6%,存款同比+8.0%
-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新增存款2.21万亿
这些数据反映出货币供应与贷款规模仍在扩张,不过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存款增速表现较为活跃,显示资金活力仍在维持。[page::0]
---
2.2 点评详解
(一)社融增速与政府债作用减弱
- 社融总体增速小幅下降:9月社融同比增长8.7%,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剔除政府债后社融同比增速5.94%,环比持平。社融增速整体呈现放缓趋势。
- 政府债券净融资贡献下降:政府债券融资净额1.19万亿,占新增社融的34%,较去年高基数同比少增3471亿。因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导致今年前三季度已超八成发行量,预期四季度发行量将减少,政府债对社融的拉动边际减弱。
- 信贷需求整体乏力:人民币贷款新增1.61万亿,同比少增3662亿,反映银行信贷投放增速放缓。表外融资有所回升(新增3579亿,同比多增1869亿),主要受未贴现银票影响。企业债券与股票融资同比多增,显示直接融资有所改善,但整体尚难抵信贷疲弱局面。
报告认为,后续政府债对社融的拉动有望持续减弱,信贷需求恢复仍需时间,社融增速预计继续走低。[page::0]
(二)信贷结构和需求动态
细分来看:
- 企业信贷表现:
- 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1.22万亿,同比少增2700亿。
- 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三个月同比少增,显示新增投资放缓,且融资偏好向更灵活、成本更低的短期贷款转移。
- 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体现资金需求结构变化。
- 票据贴现大幅减少,冲量行为明显减弱,优化信贷质量。
展望四季度,预计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将落地,有助于推动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改善信贷供给结构。
- 居民信贷需求疲软:
- 居民贷款新增3890亿,同比少增1100亿。
- 居民中长贷虽同比多增200亿,但主要受按揭提前偿还减少影响,短期贷款同比大幅少增。
- 消费贷受贴息政策影响效果尚不明朗。
居民消费和购房需求复苏缓慢,杠杆扩张意愿低迷,表明信贷需求仍处弱势。
- 贷款利率稳定:央行数据显示,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及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均约3.1%,环比持平。政策利率及LPR稳定,银行间竞争理性,信贷利率下行空间有限,供需矛盾有所缓和。
综上,信贷结构显示短贷偏好明显,但长期贷款需求受限,整体贷款增速面临下行压力,需求复苏仍需动力和时间。[page::0,1]
(三)货币供给与存款活化
- M1同比增速提升至7.2%,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超市场预期。此反映流动性活跃度提升,季末理财回表和城投加速兑付企业账款是主要原因。
- M2同比小幅下滑至8.4%,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主要受非银机构存款减少拖累。
- 9月人民币存款新增2.21万亿,同比少增1.53万亿。居民和企业存款分别多增,财政存款大幅减少,体现财政支出力度较大,非银存款大幅减少,反映高基数效应。
- 存款结构改善,有利于银行资金面稳定,支持信贷投放。
货币供给与存款数据表明,尽管信贷需求较弱,银行体系资金供给相对充裕,资金活跃度和存款“延续活化”趋势明显。[page::0,1]
---
2.3 投资建议分析
- 报告判断,伴随政府债发行节奏变化,9月社融增速回落在预期范围内,信贷环比虽有回暖但同比仍弱,贷款利率基本稳定。
- 银行贷款与总资产增速环比小幅下降,净息差降幅收窄,净利息收入有望企稳,银行基本面表现韧性良好。
- 长期投资逻辑基于中期分红展开、银行股息吸引力提升及资金面的潜在支持。
- 看好具备区域优势及风险出清背景下的中小银行,及国有大行和优质区域龙头的长期成长能力。
- 风险主要包括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导致信贷需求和资产质量恶化,以及政策执行不到位带来的资产风险上升。[page::1]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9月末社融同比增速走势(包含与剔除政府债)
- 描述:图表展示2019年12月至2025年9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走势,蓝线为整体社融增速,红线为剔除政府债后的社融增速。
- 解读:整体社融增速自2020年高点开始逐步回落,2024年以来特别明显。2025年9月,社融增速稳定在8%左右,剔除政府债部分则维持在6%-7%附近,显示政府债融资贡献明显但边际减弱。
- 关系文本:支持报告对政府债分量降低、社融增速放缓的分析。
- 数据源说明:基于人民银行及iFinD数据,长期趋势清晰,短期波动体现政策变化影响。
[page::2]---
图2:9月社融单月新增项同比对比
- 描述:对比2024年9月与2025年9月各类别社融新增金额(单位:亿元)。
- 解读:
- 2025年社融新增总额3.53万亿,较2024年减少。
- 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净融资均同比少增明显,直接融资如企业债券、股票融资同比多增。
- 未贴现银票与表外融资有所多增。
- 关系文本:验证社融新增结构变化,政府债发行节奏变化及企业直接融资改善的观点。
[page::2]---
图3:9月人民币贷款新增对比及结构变化
- 描述:2024年与2025年9月人民币贷款新增及按户分类的对比。
- 解读:
- 贷款新增总体下滑,尤其居民贷款及企业中长期贷款少增。
- 企业短贷同比多增,票据融资减少显著。
- 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减少呼应企业投资放缓。
- 关系文本:直观展示信贷需求弱势及结构调整,支撑报告结论。
[page::2]---
图4:9月人民币存款新增结构对比
- 描述:对比2024年与2025年9月人民币存款各类存款新增量。
- 解读:
- 2025年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有所增加,非银存款和财政存款大幅减少。
- 体现居民和企业资金活跃,财政资金减少与财政支出节奏相关,非银机构存款基数较高导致同比减少。
- 关系文本:图示存款结构变化背后的资金面活跃性及财政节奏影响。
[page::2]---
图5:M1与M2同比增速走势
- 描述:2021年3月至2025年9月M1与M2同比增速走势图。
- 解读:
- M1增速从2024年开始明显回升,至9月达到7.2%,反映流动性改善。
- M2增速较为平稳但略有回落,主要受到非银存款减少拖累。
- 关系文本:验证报告中关于存款活化及货币供给活跃度提升的观点。
[page::2]---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直接提供具体的估值模型与目标价,但基于分析判断:
- 银行板块估值存在修复空间,主要基于基本面韧性增强和股息吸引力提升。
- 中期分红、市盈率提升、资金面预期支持是核心驱动力。
- 风险出清、主动基金配置偏低的低估银行股为短期关注重点。
- 不排除在信贷需求缓慢复苏的背景下,估值存在阶段波动。
报告更多体现战略建议,强调短期及中长期投资逻辑,而非具体量化估值模型或敏感性分析。[page::1]
---
5. 风险因素评估
-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实体经济需求恢复不明显,信贷增速可能大幅下滑,影响银行盈利和资产质量。
- 政策力度及执行效果风险:若货币、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或执行不力,可能导致风险资产暴露和质量恶化。
- 报告提醒市场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及政策动态,这些是影响信贷和银行基本面的关键变量。[page::1]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节
- 报告对信贷需求疲软的判断较为稳健,谨慎指出城投等政策性工具对信贷的潜在扶持,同时认可当前政府债发行节奏变化对社融的边际负面影响,体现了逻辑连贯性。
- 但信贷利率稳定及息差企稳的预期依赖于政策环境及市场竞争格局持续温和,若后续政策调整或银行主动调整定价策略,可能对预期产生影响。
- 对居民消费贷需求复苏持观望态度,但未过度悲观,体现理性态度。
- 图表中统计口径、时间点与预测基础相对清晰,但需关注部分数据同比基数较高带来的比较效应。
- 投资建议部分明确分短期和中长期,分析层次分明,较为全面。
总体,报告立场谨慎中带积极,逻辑结构清晰,分析面的深度与广度均表现良好,但具体估值指标不足是补充点。[page::0,1,2]
---
7. 结论性综合
此次东兴证券关于2025年9月中国社融及金融数据的点评,深刻剖析了信贷需求仍处弱势但存款端持续活化的宏观金融趋势。报告以详尽的数据对比和多层面分析,明确指出:
- 社融增速因政府债发行节奏变化而逐步放缓,政府债券净融资贡献边际减弱,信贷同比少增仍是主基调。
- 企业和居民贷款需求表现分化,企业短贷需求改善但中长期贷款持续萎缩,居民信贷需求依旧弱势,消费及购房复苏动力不足。
- 贷款利率保持稳定,银行信贷市场竞争理性且息差阶段企稳。
- 存款端表现活跃,特别是M1增速显著回升,资金流动性提升有助于银行资金稳定及信贷支持。
- 现实经济压力及政策执行风险,依旧是潜在不确定因素。
报告建议关注政府债券拉动减弱背景下信贷需求复苏的节奏变动,短期重点是区位优势明显及风险逐步出清的中小银行股,中长期看好经营韧性强、分红能力稳定的国有大行及优质区域银行。图表数据形象展示了信贷与存款结构变化,验证了上述分析和趋势判断。
整体来看,报告逻辑严密,内容详实,结合政策、市场和数据多方面信息,提供了中国银行业未来演变的定性与定量评估,具备较强实用价值和指引意义。
---
参考图片
图1、图2、图3、图4、图5均附于[page::2],提供直观数据支撑。
---
主要引用
[page::0,1,2]
---
以上为本次东兴银行专题研究报告的全面分析解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