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长周期考核机制,利好长期盈利改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研报指出,财政部新通知强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业绩考核,提升资本保值增值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多周期权重,推动险资长期稳健投资,促进资金入市和提升投资收益稳定性,利好国有险企长期盈利水平[page::0][page::1]。

速读内容


财政部发布新通知强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 [page::0]

  • 新考核机制引入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及5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提升长期绩效考核比重。

- 通过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优化权益投资比例,促进资本稳定增值。
  • 鼓励国有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质资产,挖掘具有升值潜力和稳定现金流的标的。


保险资金权益配置提升及资本市场影响 [page::0]

  • 截至2025年一季度,保险资金股票投资占比提升至8.4%(人身险)和7.6%(财产险),较年初分别增加近1个百分点。

- 新考核机制有助于提高险资市场波动容忍度,稳定长期资金供给,推动资本市场生态形成“长钱长投”格局。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

  • 维持对非银行业“增持”评级,重点利好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盈利稳定性改善。

- 主要风险包括资本市场波动、长端利率下行及监管政策不确定性。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分析:《强化长周期考核机制,利好长期盈利改善》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强化长周期考核机制,利好长期盈利改善》

- 作者:刘欣琦(分析师,编号S0880515050001)、李嘉木(分析师,编号S0880524030003)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12日(报告引用时间为2025年7月13日)
  • 主题: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绩效考核政策解读及对行业盈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核心论点与评级



报告针对财政部7月11日发布的《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展开解读,提出:
  • 《通知》推动强化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旨在提升险资(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

- 政策意图是缓解短期资本市场波动对国有险企的业绩压力,引导险资长期价值投资,促进国有保险公司的资本保值增值。
  • 此举将稳定并提升险企的长期盈利能力和盈利稳定性,对资本市场也形成积极的长期资金支持。

- 基于以上判断,维持该行业板块的“增持”评级,建议投资者布局风险调整后的长期投资机会。

综上所述,报告着力阐释《通知》出台的政策背景、核心内容及其对国有保险公司长期盈利能力提升的正面推动作用。[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事件背景与政策内容说明



关键论点:
《通知》是在2022年7月财政部首次发布《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长周期绩效考核的实施细则,重点在于提升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并构建更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推理依据:
  • 2022年基础政策已经设定了国有保险公司资本保值增值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考核指标;

- 近期资本市场的波动增加了短期业绩压力,财政部为应对这一挑战,进行了制度性优化,提升长周期指标权重,降低单一年度指标压力;
  • 通过“当年度+3年+5年”综合考核机制,使国有险企能够更从容地进行资本市场配置,减少挤压短期收益的压力。


关键数据点与趋势:
  • 2025年一季度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34.9万亿元;

-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提升至8.4%,较年初提升0.8个百分点;
  • 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提升至7.6%,较年初提升0.4个百分点。


这些数字显示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正逐步增加,彰显《通知》出台的政策意图与实际市场走势之间的良好匹配。[page::0]

2. 长周期考核机制强化



章节总结:
  • 经营效益类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由“当年度指标+3年指标”升级为“当年度+3年+5年指标”,三类指标权重分别是30%、50%、20%。

- 这种考核权重调整强化了对长周期业绩的考量,鼓励险企降低短期业绩波动带来的压力,注重长期稳定经营。
  • 资产负债管理(资负匹配)规则被强化,要求险企提高资产负债期限结构、自身资金成本与收益的合理匹配。


论证逻辑:
这种考核体系设计能够引导险企合理配置资产,平衡风险与收益,有效避免短期资金曲线波动影响长期资本增值,是央企稳定资本运营的典型机制安排。

关键数据说明:
  • 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的权重调整为:当年指标30%,三年指标50%,五年指标20%。

- 资产负债管理更细致注重“期限结构、成本收益、现金流”等要素匹配,确保资金利用有效。

这反映政策设计者试图建立一种对险企资金管理更为科学、长远的评价体系,通过制度约束促使险企更为理性和稳健地投资运作。[page::0]

3. 长期投资引导与资本市场影响



要点梳理:
  • 《通知》鼓励险企挖掘收益稳健、风险可控且具备升值潜力的优质资产,体现“长钱长投”的理念。

- 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和“压舱石”,在支持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具备重要战略作用。
  • 关于资产配置优化,2025年初险资股票投资占比已有明显提升趋势,说明险资“入市”动力增强。


逻辑推理:
  • 长周期评价减少对短期投机的依赖,助推险企持有更多权益类、长期价值资产;

- 这不仅改善国有险企的盈利稳定性,也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持续且稳定的长期资金,缓冲市场波动;

因此,政策利好险资结构优化与国有险企综合实力提升,也对整体资本市场生态构建产生积极影响。[page::0]

4.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
维持国有商业保险行业的“增持”评级。主要逻辑在于:
  • 政策导向清晰,长期盈利环境得到改善;

- 长周期考核机制优化,提升险企经营稳定性;
  • 资本市场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有望持续提升,促进险资潜力释放。


风险因素:
  • 资本市场波动可能仍对险资权益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 长端利率下行可能影响资产收益率水平;
  • 监管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带来外部冲击。


报告未特别提及具体风险缓释措施,但提醒投资者关注以上关键因素,表明对政策执行与市场风险存在谨慎态度。[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附带的二维码图像(见第一页截图)为读者扫码关注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公众号,这一辅助信息主要用于发布更多相关资讯,无直接数据或论证,但体现了报告的官方权威性和服务渠道。

本次报告正文未具体包含财务表格或趋势图表,核心内容以政策文本解读和行业影响分析为主。

---

四、估值分析



该报告作为政策解读和行业宏观影响评述,未包含具体公司财务模型或估值计算,因此无DCF、P/E或EV/EBITDA等具体估值框架。

本质上属于策略层面的行业观点输出,而非具体公司个股定价模型的研究报告。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点出了三大主要风险:
  1. 资本市场波动:短期市场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险资权益配置回报,尽管《通知》通过长周期考核缓冲此类风险,但短期波动不可忽视。

2. 长端利率下行:利率走势影响险企资产配置收益率,若利率持续下行,会对资产端收益产生压力。
  1. 监管政策不确定性:未来政策变动可能导致监管环境变化,存在潜在不确定性风险。


报告并未提出系统性的风险缓释策略,但体现了对外部风险的认知和提醒投资者防范的立场。[page::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政策导向的优势与局限:报告高度肯定长周期考核机制的积极作用,但未深入分析可能存在的执行挑战或机构自身调整成本,如对部分险企短期流动性压力的潜在影响。

- 数据依赖较单一:报告重点依赖政策文本及部分季度数据,但缺乏更全面的历史数据回溯或市场多元维度分析,限制了对长期趋势的整体判断深度。
  • 盈利稳定性提升假设依赖政策落实:报告预期盈利稳定性改善的前提是险企严格遵守和贯彻《通知》精神,实际执行效果仍需时间验证。

- 未见对竞争格局、行业结构性问题的探讨:报告关注国有险企,未覆盖行业整体竞争态势,例如民营险企的政策适应情况及潜在影响。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对财政部“《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的细致解读,展现了该政策意在通过强化长周期经营效益考核,推动国有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长期价值投资。
  • 长周期绩效考核指标由“当年度+3年”调整为“当年度+3年+5年”综合考核,权重更偏重中长期指标,缓解短期期绩压力,激励稳健经营。

- 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强化要求险企合理规划资金期限结构和风险收益平衡,有助于提升资本运作效率,提高资本保值增值能力。
  • 险资权益资产占比的提升趋势表明险资入市积极性增强,《通知》政策引导与市场行为有契合,利好险企盈利稳定性和资本市场长期资金供给。

- 报告根据政策红利和市场趋势,维持国有商业保险行业“增持”评级,但同时提示资本市场波动、利率变化及政策不确定性等风险。

整体来看,报告为投资者系统地解释了政策变化的逻辑脉络和行业盈利改善路径,具备较强的前瞻和政策解读价值,但同时也留有对政策执行落地及外部风险的关注空间。[page::0] [page::1]

---

参考图片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