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跌停之后:IF、IC 表现不同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主要分析2015年6月沪深300(IF)、上证50(IH)、中证500(IC)三大股指期货品种在跌停后的市场表现,发现IF合约空方减仓更明显且成交活跃,表现较IC强劲,IH及IC后市偏弱。期货持仓量及价差表现显示空方杀跌动能减弱但多头抵抗存在,期指交易人整体较为聪明,料下周IF偏多,而IH及IC持仓量变化及价差显示后市承压。市场整体下跌,三大期指多方总体盈利 [page::0][page::1][page::3][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速读内容
三大股指期货跌停行情回顾 [page::1][page::5]
- 2015年6月15日至19日,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指数全线跳水,分别下跌6.49%、5.73%、9.10%,IF、IC合约多次出现跌停,尤其周五出现历史罕见的全线跌停。
- 三大股指连续破位重要均线,技术面偏弱,市场恐慌情绪显著提升。
三大期指合约持仓量表现差异 [page::0][page::3][page::4][page::5]
- IF持仓量呈下降趋势,空方杀跌动能减弱,持仓量在上涨日增加,下跌日减少,显示多头偏多态势。
- IH、IC持仓量虽整体减少,但下跌时空方加码,持仓量与价格形成背离,尤其IH持仓大幅增加,表现空头强势。
- IC持仓量波动相对弱,但下跌期间多次持仓增加,空方持续主动出手做空。
期指价差表现及空多力量博弈 [page::2][page::6][page::7][page::8][page::9]
- IF价差随指数下跌但出现多次跌势抵抗,局部反弹时价差反而扩大,显示多头顽强抵抗,期指交易人整体较为聪明,三度背离均有效提示后市走势。
- IH价差相对平稳但尾盘走弱,持仓量与价格两次大幅背离,表明空方力量增强,节奏不利多头。
- IC价差大幅贴水刷新历史低点,跌幅显著,且多次出现下跌中持仓量反向增加,显示空方杀跌力度强,短期压力大。



跌停后IF与IC空方减仓力度及市场活跃度对比 [page::5][page::6]
- 跌停后IF合约空方减仓7.12%、成交显著放大,同时现货开始反弹,显示多方抵抗力量。
- IC合约空方减仓仅4.71%,成交较低,且未能有效带动现货反弹,表现相对疲弱。
多空损益分析:市场以多方盈利为主 [page::9][page::10]
- 虽然市场下跌,但多方总体减仓,盈利状况良好。
- IF1507合约累计盈利94663万元,IH1507合约盈利6906万元,IC1507合约盈利35907万元,显示市场多头尚具一定盈利空间。
结论与后市展望 [page::6][page::7][page::8]
- IF合约相对较强,出现了较明显的多头抵抗和空方减仓,交易人判断相对准确,短期偏多。
- IH和IC合约空方相对占优,持仓量上涨且价差低迷,整体下跌压力较大,后续走势不容乐观。
- 短期内,期指交易人需关注价差变化与持仓背离情况,以判断多空力量变化,结合市场实际情绪调整策略。
深度阅读
金融交易分析报告:《期指跌停之后:IF、IC表现不同》详尽解读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期指跌停之后:IF、IC表现不同》
- 作者与机构: 方正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高子剑(执业证书编号:S1220514090003)及金融工程分析师陈杨城(执业证书编号:S1220515040003)
- 发布日期: 2015年6月29日
- 研究主题: 主要聚焦沪深300(IF)、上证50(IH)和中证500(IC)期货合约在2015年6月中下旬市场剧烈波动期间不同的表现与交易特征分析
- 主要内容概括:
- IF持仓量下降,空方杀跌动能减弱,表现相对强势
- IH、IC持仓量虽下降,但下跌时空方加码,整体走势偏弱
- 价差总体下降,IF显示一定抵抗力度,IH、IC表现疲弱
- 期指跌停后,IF空方主动减仓且成交活跃,IC空方减仓力度弱,后市预计IF较强,IH和IC则更悲观
- 核心结论: 在市场极端杀跌的条件下,各主要期指合约表现分化,IF合约表现坚韧而IH、IC则面临较强抛压与跌势风险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摘要与市场环境背景
报告通过分析沪深300、上证50及中证500三大指数及其对应期货的持仓量、价差及成交量,反映出期指市场在经历6月下旬剧烈杀跌后的不同反应。市场整体见底反弹乏力,IF持仓量随价格下跌反而减少,示意空方力量减弱,而IH、IC尽管持仓缩水,但空方在下跌时显著加码,显示后市承压。各指数全线跳水,其中中证500跌幅最大,沪深300与上证50跌幅相近,均突破关键均线形成明显技术下跌信号。期指多空力量博弈激烈,IC与IF合约先后跌停,反映市场极度恐慌。
2. 三大指数行情解读
附表(页1)显示从6月15日至6月19日,各指数表现如下:
- 沪深300:累计下跌6.49%,技术上逼近半年线承压;
- 上证50:累计下跌5.73%,跌破半年线;
- 中证500:累计下跌9.10%,跌破60日线且跌幅最大。
这种整体跳水行情,附以连续带上影阴线,显示市场恐慌情绪高涨,且卖压沉重,为期货走势奠定了极为悲观的宏观背景[page::1]。
3. 期货持仓变化及价差趋势分析
IF(沪深300期货)
- 本周持仓量明显下降,累计减少约1.9万手,降幅约10.93%;
- 上涨日持仓增加,下跌日明显回落;
- 空方杀跌动能呈减弱趋势,价格与持仓量并非同步上升,说明空方虽持续做空但力度明显减轻;
- 总体偏多信号暗示价格短线上方具有一定支撑[page::3]。
IH(上证50期货)
- 持仓量减少7840手,降幅8.53%;
- 略显异常的是,尽管上涨时持仓减少,但大跌时反而持仓增加,暗示空方积极加仓施压;
- 价差相对平稳但呈现下滑态势,尾盘价格承压明显,价差扩大的持续威胁后市;
- 市场多空博弈中空方力量显著增强,后市较为不乐观[page::4][page::7]。
IC(中证500期货)
- 持仓减少幅度最小,约2029手,降幅4.56%;
- 持仓结构与IH类似,上涨阶段持仓减少,下跌阶段持仓增加,显示空方加码做空;
- 价差大幅贴水且创历史新低,价格连续创新低,尤其跌停后持仓下降幅度小,说明空方抛压持续且做空力度强劲[page::4][page::8]。
4. 期指跌停后五分钟价差及持仓分析
报告专门分析了2015年6月26日IF、IC主力合约先后跌停后的市场表现,详述空方力量的变化:
- IF1507跌停后,成交爆发显著增加(近3万手),持仓量减少7129手,空方明显撤出,且跌停时间后现货反弹,显示空方杀跌动力减弱,市场出现短期止跌迹象;
- IC1507跌停后成交及持仓变化均较IF弱,空方减仓程度有限,跌停后市场反弹乏力,空方压力依旧沉重。
IF合约表现更为顽强,空方在跌停后主动退出显示市场对其支撑性信心较高[page::5]。
5. 价差与背离现象说明期指交易者较为“聪明”
盈亏价差的动态分析显示:
- IF期货多次出现现货与期货价格背离现象,均成功预测后市涨跌,体现期指交易群体对市场波动方向判断较为精准,具备一定操作智慧;
- 价差随现货下跌且表现出反复抵抗,说明空方虽持续施压但多方仍不放弃,短线趋势复杂但中线有抬升潜能;
- IH价差表现较为稳定,跌势尾声价差恶化,持仓与价格的背离强化了空方占优的信号;
- IC价差持续贴水且多次伴随持仓上升,显示空方持续加码,市场整体风险趋于加剧[page::6][page::7][page::8][page::9]。
6. 多空盈利分析
尽管市场整体呈下行趋势,但由于价格快速下跌,持仓规模减少,多头仍实现了显著盈利:
- IF合约多方盈利最高,达到94663万元人民币;
- IC和IH合约多方盈利分别为35907万元和6906万元;
- 多空力量博弈结果显示多头因快速下跌积极减仓规避风险,结合空方新开仓压力,市场趋于分化[page::9][page::1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1. 持仓量与价格走势图(页0、3-5)
- 多幅持仓量与价格变动图表呈现了三大期指合约中,持仓量与价格出现不同的相关性,特别是IF持仓量与价格的同步增减反映市场多空力量的动态变化。
- 沪深300期货总持仓量图显示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持仓持续增长,近期急速回落与价格大幅震荡同步,显示出前期市场活跃度极高,但遭遇市场巨幅调仓[page::0][page::3]。
- IH和IC的持仓图反映了投资者信心分化,IH呈现上涨减仓、下跌增仓的典型空方加仓迹象,IC价差大幅贴水和持仓变化则更能体现空方压力叠加[page::4][page::5]。
2. 日线价差及未平仓量图(页2)
- 三大品种的价差均在6月中旬后持续下行,未平仓量也在高位开始震荡下跌,显示市场博弈逐步向空方倾斜,且价格与持仓的负相关性增强[page::2]。
3. 五分钟价差与持仓移动平均趋势(页7-9)
- 细致的30分钟移动平均价差与持仓对比揭示短线上下游资金的微妙博弈,IF期货存在多次价差反弹表现出抵抗力量,IH持仓波动与价格持续背离,IC则多空争夺更为激烈,伴随大幅贴水[page::7][page::8][page::9]。
4. 多方日累计损益图(页10)
- 多方盈利情况反映了跌势中减仓策略的重要性。IF主力合约的多头凭借部分提前退出和精准把握背离趋势获得超额收益,形成阶段性资金净流入迹象[page::10]。
---
四、估值方法及风险因素
本报告主要为市场技术与行为面分析,故未涉及DCF或传统估值模型,核心评估方法集中于持仓量分析、价差变化观测、成交量结合历史行情与亏损盈利用于判断多空力量。
风险因素:
- 极端市场风险: 期指跌停和连续大幅跳水体现市场内在波动性极高,操作风险显著;
- 空方与多方博弈激烈: 空方多次加仓,若市场反弹动力不足,短期价格有进一步下跌风险;
- 成交和持仓波动性: 持仓数量波动极大导致价格敏感度上升,流动性风险不可忽视。
报告虽未明确给出缓解策略,但通过持仓与价差动态监控,提醒投资者谨慎操作[page::11]。
---
五、批判性视角与细节注意
- 该研究报告在技术面与市场行为面分析较为深入,但缺少对宏观经济政策、流动性环境等外部因素的系统剖析,可能导致视角偏狭。
- 持仓量变化作为情绪指示虽有效,但其背后的资金结构(机构与散户比例)、持仓性质(套期保值、投机)未明,限制了分析深度。
- 对价差的“聪明交易人”推断虽合逻辑,但缺少对可能异常交易行为(如操纵或流动性错配)的讨论。
- 报告对中证500期货风险强调较多,而对沪深300中长期潜力的分析不够充分,结论偏向短期。
- 图表数据均未标明具体时间范围刻度及底层计算方法,若读者无相应背景可能理解难度较大。
---
六、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尽的数据和图表,系统地揭示了2015年6月中旬至月底中国沪深300(IF)、上证50(IH)和中证500(IC)期货合约在极端市场下的持仓与价格互动情况。主要结论如下:
- IF合约表现相对坚韧,空方杀跌力度减弱且成交活跃,价差虽随价格下跌但显示局部抵抗,且多次价差背离预示期指交易人对后市判断较为精准,短线偏多。
- IH、IC合约则多头减仓而空方加码,持仓和价差数据均显示相关合约后市承压明显,尤其IC合约出现历史低价差和跌停,反映市场悲观情绪集中。
- 多方整体虽减仓但盈利显著,反映出投资者在剧烈波动市场中具有较高风险管理和操作灵活性。
- 图表数据深刻展示了不同期指合约中多空力量的微妙变化,强调了持仓和价差作为研判工具的价值。
该报告提示投资者,尽管本阶段市场极度波动且多空激烈博弈,IF期指具备较好抵抗能力,IH与IC短期风险较高,需密切关注持仓动态与价差变化,合理调整交易策略,增强风险控制意识。
---
以上分析切实基于报告中的详实数据与论述基础,明确揭示了三大指数期货合约的异同特征与显著动向,有助于投资者深入把握市场趋势脉络,制定科学交易决策。[page::0,1,2,3,4,5,6,7,8,9,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