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收】跨季后资金转松,利率窄幅震荡 利率债周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周(6月27日至7月3日),利率债市场受跨季资金宽松影响,资金价格显著回落至年内低点,推动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整体下行,尤其中短期国债。一级市场发行节奏放缓,新增地方专项债逐步调整。二级市场表现偏强,利率曲线走陡,投资者关注新老券利差。政策层面维持稳健货币支持,短期增量政策有限,资金面仍为风险与机会关键变量,预计利率债将维持窄幅震荡走势。[page::0][page::1]

速读内容


资金面跨季转松,利率债收益率下行[page::0][page::1]

  •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超5000亿元后,资金面宽松;DR007降至1.50%以下,ROO7下降至1.52%,均创新低。

- 资金宽松带动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跌,其中中短期利率下行幅度更大,市场债券震荡幅度偏小,投资者重点关注新老券利差及品种利差。

一级市场发行节奏及地方专项债变化[page::0]

  • 统计期内发行利率债56只,发行总额3350亿元,净融资额2021亿元。

- 6月末新增地方专项债大幅提升,7月初随季节效应明显回落,反映发行节奏调整。

政策与宏观环境分析[page::1]

  • 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与推动产能退出,有利缓解通胀偏低。

- 货币政策例会表述趋于稳健,强调灵活把握政策力度,支持科技创新与消费,体现政策“落实存量+灵活调整”思路。
  • 美国贸易壁垒增加对中国贸易环境构成间接影响,未来政策增量较有限,市场关注公开市场操作动态。


市场展望与风险提示[page::1]

  • 当前债市缺少明显主线,资金面依然是主要扰动因素。

- 利率曲线相对平坦,需观察短期限利率进一步下行以引导长期利率下降空间。
  • 主要风险包括经济和政策超预期变动及海外流动性收紧风险。


深度阅读

分析报告:《【固收】跨季后资金转松,利率窄幅震荡 利率债周报》详解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固收】跨季后资金转松,利率窄幅震荡 利率债周报》

- 作者:王哲语(主分析师,SAC No:S1150524070001)、周喜(SAC No:S1150511010017)、李济安(SAC No:S1150522060001)
  • 发布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7日 09:01
  • 报告主题:利率债市场周度动态分析,覆盖资金面变化、一级市场发行状况、二级市场走势、政策基本面的解读及未来市场展望。


报告核心观点围绕2025年6月27日至7月3日期间的利率债市场表现,为投资者提供资金面、市场表现与政策面的综合分析。报告指出跨季度资金面趋于宽松,带动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降,尽管短期利率和中长期利率均有所下降,但目前市场信息有限,多数交易者关注利差交易机会。预计短期资金利率继续下行才能推动长期利率进一步向下,而且7月政策增量偏少,整体货币政策保持灵活调整,风险因素主要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海外流动性的变化[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重点事件点评


  • 制造业PMI数据:报告指出,得益于扩内需政策及“抢出口”措施,6月份制造业内外需均有改善,表明实体经济有所恢复。但7月份制造业景气度可能受天气因素影响减弱。
  • 资金价格状况:跨季资金面转松明显,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净回笼资金超5000亿元,但跨季后资金面回归宽松,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DR007、R007)均降至年内低位,分别下降至1.50%以下和约1.52%的水平,表明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成本降低。
  • 一级市场发行:6月底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激增,可能与季末发行节奏要求有关,7月初此规模明显回落。一级市场共发行利率债56只,发行总额3350亿元,净融资额2021亿元,反映财政融资节奏有所调整。


2. 二级市场表现


  • 利率债收益率整体下行,中短期债券收益率降幅更大,利率曲线相对变陡。资金面宽松成为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动力,债市整体波动幅度不大,投资者转向利差策略,关注新老券和期限结构间的收益差异。


3. 市场展望及政策分析


  • 基本面方面,外部贸易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美国等国的贸易协议动作对中国经济影响需持续关注。
  • 政策面,包括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促进优质发展和整顿低价无序竞争,对改善低通胀环境具备一定积极作用。二季度货币政策会议显示更关注贸易壁垒带来的风险,弱化了明确的降准降息表述,强调灵活调整和加力支持科技创新及消费等重点领域融资。整体货币政策重视现有政策落实,多用结构性支持措施,7月出台新政策的可能性较低。
  • 资金面将是未来债市的核心驱动力,月初资金面偏松,市场主要关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动向,尤其是短期国债的买卖。


4. 风险提示


  • 风险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及海外流动性突发收紧,这些因素可能对债市造成波动或调整压力。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正文未直接提供表格和图表,但有配图预示研究团队输出的相关内容。结合文字,我们可以推断以下重点图示与数据含义:
  • 资金价格走势图:可能显示DR007和R007的历史走势,2025年6月中上旬高位向跨季后明显下行至年内低点,清晰反映资金转松的态势。
  • 债券收益率曲线变化:图表应体现中短期利率下行幅度大于长期利率,导致期限结构逐渐变陡,呈现较强的利率震荡格局。
  • 一级市场债券发行走势图:显示6月份末地方专项债量值激增,7月初明显回落,体现财政部门发行节奏的季节性特点。
  • 政策事件时间轴或影响分析图:概括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重点及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议从宽松预期转入灵活调整政策的演变。


上述图表与数据均支持报告主线:资金宽松下收益率小幅下行,但市场信息有限,债券投资者侧重收益差和期限利差交易。

---

四、估值分析



该报告侧重宏观利率债市场动态及政策分析,无具体企业估值模型或直接的估值方法说明。但可以理解,利率债的“估值”本质在于收益率水平变化及相对价值的比较,报告中提及投资者关注的新老券利差和期限利差即是基于收益率曲线的相对价值评估。

未来利率的变动空间将依赖于资金面状况和政策导向,短期资金利率若继续下行,长期利率则有望下行开拓更大空间。投资策略侧重于配置高等级债券通过拉长久期实现价值提升。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三大风险因素:
  1. 经济环境超预期变化,包括贸易环境恶化、经济增长放缓等,将对债市流动性和信用风险产生压力。
  2. 政策调整超预期,若货币政策出现意外收紧,会导致资金面紧张、利率反弹。
  3. 海外流动性收紧,资本外流或全球央行鹰派立场增强,将给国内债市带来风险。


报告未具体量化这些风险出现的概率,但整体基调提示关注全球和国内宏观经济以及政策走向动态。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基调偏向稳健,强调资金面软化带动利率债收益率下行,未明显透出急剧波动风险。不过跨季后资金转松的持续性和外部贸易风险影响尚存较大不确定性,报告对此未展开深入情景分析。
  • 对于7月政策增量空间外溢效果,虽然强调可能性有限,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和贸易摩擦,建议保持谨慎态度。
  • 报告多以政策会议公文及资金面表现为分析依据,缺少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结构更细致的解析,例如不同信用等级债券或不同期限段之间的非均衡变化。
  • 投资者关注的“新老券”利差及期限结构利差的具体数值和变动趋势未明确披露,限制了对投资机会的精确判断。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地剖析了2025年6月27日至7月3日间中国利率债市场的主要动态,从资金面的跨季转松、政策面的理性调整,到一级发行节奏变化和二级市场利率曲线走陡,为投资者提供了完整的宏观与市场环境分析框架。资金面宽松推动利率债收益率下行,尤其是中短期收益率降幅明显,利率市场呈现窄幅震荡,投资者倾向利差交易策略以捕捉收益机会。政策层面虽无明显新增宽松措施,但通过灵活调整和结构性支持延续市场流动性供给。

风险因素主要在于宏观经济走弱、政策非预期收紧及海外流动性压力,需持续关注。报告综合判断债市向好但波动有限,在资金面持续宽松且短期利率进一步下行的条件下,长期利率的下行空间方可释放。投资策略建议侧重高等级债券及关注期限结构和新老券利差带来的相对价值机会。

整体而言,此份周报提供了详尽、及时的宏观资金与流动性视角,辅助投资者理解当前利率债市场的微观结构及宏观环境,具备较高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page::0,1]。

---

参考图片



渤海证券研究所团队介绍

---

免责声明与使用注意



此报告内容仅供符合适当性管理办法的专业投资者参考,非投资建议。关注者需自行承担风险,渤海证券对信息准确性不作保证,且保留后续修订权利[page::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