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证化工】行业周报(20251009-1010):绿色燃料进入产业化元年,投资逻辑将从主题炒作转向业绩驱动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首批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试点项目启动,标志行业进入实质性产业化元年。绿色液体燃料由绿电驱动,绿氢为桥梁,形成涵盖交通、航运及化工的生态系统,项目将于2026年底前投运,实现“生产—运输—应用”闭环。产业发展将从主题炒作转向业绩驱动,带来显著订单和收入增长。化工市场整体表现稳健,申万基础化工板块多个细分行业和相关个股显著上涨。重点推荐技术赋能者及核心装备制造商,如昊华科技、宝丰能源等。风险包括原油价格波动、贸易摩擦、行业竞争及下游需求不确定性[page::0][page::1][page::4][page::5][page::6]。

速读内容


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进入实质性元年[page::0][page::1]

  • 国家能源局2025年首批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试点项目9个,涵盖绿色甲醇、绿氨和纤维素乙醇。

- 项目要求技术攻关与市场验证同步,2026年底前建成投运,形成“生产—运输—应用”闭环。
  • 绿色液体燃料由风电、光伏制取绿氢驱动,主要技术路径涉及绿氢合成绿色甲醇、绿氨及生物柴油生产。


绿色液体燃料产业生态及应用场景[page::1][page::2]

  • 应用场景覆盖陆地生物质乙醇、海上绿色甲醇加注及航空绿色航空燃料(SAF)。

- 国内首个绿色航运走廊、氢燃料内河船舶商业化、以及碳捕获制SAF项目体现产业生态全链条发展。
  • 当前成本高为主要瓶颈,售价为传统燃料3-5倍,需政策支持和规模化生产驱动成本下降。


化工市场及板块表现[page::3][page::4]




  • 2025年9月制造业PMI接近50,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PPI同比下降2.9%。

- 申万基础化工板块涨幅前三:磷肥及磷化工(+5.57%)、钛白粉(+2.96%)、粘胶(+2.76%)。

重点个股市场表现[page::4][page::5]


| 涨幅前五个股 | 涨幅 | 跌幅前五个股 | 跌幅 |
|-------------|-------|-------------|-------|
| 澄星股份 | 21.12% | 蓝丰生化 | -19.04% |
| 岳阳兴长 | 20.97% | 雅运股份 | -13.23% |
| 横河精密 | 15.36% | 领湃科技 | -8.67% |
| 百傲化学 | 12.70% | 润阳科技 | -7.97% |
| 长鸿高科 | 10.45% | 多氟多 | -7.66% |
  • 重点公司上涨:中化化肥(+12.95%)、风神股份(+5.68%)、荣盛石化(+4.97%)。

- 下跌重点股:卓越新能(-7.53%)、斯瑞新材(-2.22%)。

投资建议与重点关注[page::0][page::5]

  • 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项目为规模化和商业化重大转折点,带来确定性订单和收入。

- 建议关注:全产业链集成商(金风科技、上海电气、中船科技)、核心装备制造商(昊华科技、阳光电源等)、关键材料供应商(东岳集团、中集安瑞科)、燃料生产与运营商(宝丰能源、中国旭阳集团、卓越新能)。
  • 投资逻辑由“主题炒作”转向“业绩驱动”。


风险提示[page::6]

  •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影响石化产品价格与企业业绩。

- 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导致出口成本增加及竞争力下降。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竞争和利润空间压缩。

-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导致供应过剩及盈利下降。

深度阅读

山西证券研究所《山证化工行业周报》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山证化工】行业周报(20251009-1010):绿色燃料进入产业化元年,投资逻辑将从主题炒作转向业绩驱动》

- 作者:李旋坤、王金源
  • 发布机构:山西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3日/14日(前后连续更新)
  • 主题: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进程及其在化工板块的投资价值分析


核心论点:2025年被视为中国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的“实质性产业化元年”,随着国家能源局首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启动,产业从示范研发步入商业化规模推广。投资逻辑将由“主题炒作”转向“业绩驱动”,相关产业链的订单和收入将逐步兑现,重点推荐技术赋能者和核心装备供应商等相关企业。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投资要点与产业背景


  • 关键论点:绿色液体燃料产业进入实质性提速——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8月7日发布了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试点项目通知,公示首批9个项目,覆盖绿色甲醇、绿氨和纤维素乙醇,构建“技术攻关—工程放大—市场验证”的同步发展体系。项目绑定终端用户(航运、航空、化工),强调闭环生产、运输及应用,计划于2026年底前投产[page::0,1]。
  • 逻辑与假设:这一阶段标志着绿色液体燃料从研发示范进入产业化,预期政策推动和场景应用将快速协同,带来产能释放和需求放量。绿色燃料产业被描绘成以绿电为基础,绿氢为桥梁,生物质资源融合,服务于交通运输和绿色化工的综合生态系统,涉及绿氢合成甲醇、绿氨,及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等[page::0,2]。
  • 重要数据

- 9个试点项目详细名单(表1包含项目名称、实施单位、推荐单位),覆盖甲醇、乙醇和绿氨多个路线。
- 生物质制乙醇工艺已达较低能耗(每吨乙醇综合能耗0.8吨标煤,低于传统35%)[page::1]。
- 绿色液体燃料价格为传统石化产品3-5倍,成本瓶颈依旧明显[page::2]。
  • 推断:产业化项目集中落地可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订单释放,支撑业绩增长;绿色燃料有望替代传统石化燃料,成为新时期关键能源品类。


2. 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进展与应用


  • 陆海空三大应用场景形成

- 陆上:国投生物乙醇项目实现5000吨车用E10组分交付。
- 海洋: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建设,洮南项目实现甲醇陆海联运,形成绿色航运燃料链。
- 空中:碳生万物示范项目用空气碳捕集结合绿氢制SAF,突破航空燃料传统依赖[page::1]。
  • 技术整合与项目复杂性

- 绿色液体燃料涉及风电光伏制氢、电解水制氢、化学合成等多系统集成。
- 项目跨界难度大,如安达市天楹项目要求技术团队既懂风机又懂化工反应釜[page::2]。

3. 大型项目推进及政策支持


  • 新疆喀什区国家重大绿氢化工项目(445亿元投资,年产甲醇40万吨,合成氨60万吨,氢气13万吨)正在环评阶段,预计2025年11月完成,该项目涉及光伏制氢氨醇耦合,联动技术研发与终端消纳[page::2]。
  • 国家高层(习近平视频致辞)强调深化国际绿色技术合作,实现温室气体峰值后净排放下降7-10%,并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助推绿色化工产业升级[page::2]。


4. 化工市场周度表现


  • 2025年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8,环比小幅上升,但仍附近临界点(50为扩张分界),显示制造业稳中有变[page::3]。

- 工业品PPI同比下降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表明工业品价格压力存在,但整体工业产出增长有支撑[page::3]。
  • 2025年8月中国出口3218亿美元,同环比分别增长4.4%和0.1%,出口表现稳健[page::3-4]。


5. 化工细分板块及个股表现


  • 本周申万基础化工板块上涨明显,涨幅前三分别为磷肥、钛白粉、粘胶;只有炭黑板块微跌[page::4]。

- 个股中涨幅居前的包括澄星股份(+21.12%)、岳阳兴长(+20.97%)等;跌幅最大如蓝丰生化(-19.04%)、雅运股份(-13.23%)[page::5]。
  • 重点上市公司中,中化化肥、风神股份、荣盛石化涨幅领先,卓越新能和斯瑞新材有所回调[page::5]。


6. 投资建议


  • 强调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从政策规模、技术集成度到商业闭环的全面跃升,资本市场投资焦点转向业绩兑现。

- 重点关注四类企业:
1. 全产业链集成商(如金风科技、上海电气、中船科技)
2. 核心装备制造商(如昊华科技、阳光电源、隆基绿能等)
3. 材料与部件供应商(东岳集团、中集安瑞科)
4. 绿色燃料生产与运营企业(宝丰能源、中国旭阳集团、卓越新能)[page::0,5]

7. 风险因素


  •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可能引起石化品价格和企业盈利剧烈波动。

- 贸易摩擦恶化,影响出口竞争力及利润。
  • 行业竞争激烈,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战风险。

-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影响化工产品供需平衡[page::6]。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中国制造业PMI走势(图3,page 3)


  • 描述:图示2021年1月至2025年7月间中国制造业PMI变化。

- 解读:PMI整体处于50上下波动,2023年初出现显著峰值超过52,但多数时间保持在49-51区间,表明制造业景气稳定但无明显扩张势头。
  • 联系文本:对应文本中对制造业景气平稳的描述,反映化工行业大环境的稳中偏弱状态。

- 潜在局限:PMI作为综合指标并不能体现特定细分行业的差异。

图2:工业品PPI及工业增加值同比(图3,page3)


  • 描述:工业品价格(PPI)与工业增加值同比变化,2022年至2025年走势。

- 解读:PPI呈累积下降趋势,截至2025年8月同比下降约2.9%,暗示工业品价格仍有下行压力;工业增加值同比仍为正,显示工业产出实际增长,反映可能存在产出价格与成本间的利润压力。
  • 连接文本:反映制造业成本压力及出口增长的背离情况。

- 限度:未细分具体化工细分行业价格波动。

图3:中国产品出口金额(图4,page4)


  • 描述:2020年10月至2025年7月中国出口总额(亿美元)月度数据柱状图。

- 解读:出口额总体呈增长趋势,波动中维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8月出口3218亿美元,环比略降。
  • 契合文本:支持文本中指出2025年出口保持稳健增长4.4%。

- 限制:未区分化工品出口细分,无法进一步分析化工贡献度。

图4:申万基础化工板块细分板块涨跌幅(表,page 4)


  • 描述:详细分板块价格、周涨跌幅、年内表现数据。

- 解读
- 磷肥及磷化工表现最为强劲,周涨幅5.57%,年初涨约20.74%,反映其需求或供需改善。
- 其他板块如氟化工、改性塑料均有2%以上涨幅,显示板块内部承压有限。
- 炭黑板块表现最弱,微跌0.25%。
  • 联系文本:体现国内化工细分行业板块的涨跌差异,指向结构性机会。


图5:周度个股涨跌幅前五排名(表,page 5)


  • 描述:列出5个涨幅最大的个股与跌幅最大的5个个股。

- 解读
- 涨幅榜最高达21.12%,显示部分细分行业公司可能受益于最新产业政策与市场波动。
- 跌幅榜最大跌超19%,存在较大个股波动风险。
  • 联系文本:反映市场对相关企业业绩预期与风险的动态反应。


图6:重点上市公司周涨跌幅与估值指标(表,page 5)


  • 描述:公司市值、市盈率(TTM)、ROE以及近期涨跌幅。

- 解读
- 中化化肥市盈率较低(9.62),周涨幅12.95%,反映低估值与投资者买入兴趣。
- 一些大市值公司如宝丰能源、市盈率15.27,涨幅稳健。
- ROE平均水平偏低,显示行业盈利压力。
  • 联系文本:对应投资建议部分关键公司的市场表现支持业绩驱动投资逻辑。

- 数据警示:部分公司市盈率异常高,如荣盛石化205以上,存在业绩不确定或市场情绪波动。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详细展开DCF或多重比较估值模型,但通过公开PE(市盈率)与ROE指标间接反映对上市企业的估值状况。重点推荐企业多集中在中低至中等估值区间,具备较好业绩兑现潜力。该估值合理性暗示绿色燃料相关企业普遍仍处于成长阶段,投资应以产业政策支持和订单兑现为核心驱动。

---

五、风险因素分析


  • 原油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传统化工和燃料成本,绿色燃料价格与传统燃料系统有一定关联,价格剧烈波动或挤压利润空间。

- 贸易摩擦:作为化工品出口大国,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将损害出口能力和成本优势。
  • 行业竞争加剧:技术成熟和大量资本进入可能造成供给过剩,价格战损害行业盈利。

- 下游需求不振:化工产品依赖下游制造业和消费,需求低迷将导致产能过剩和降价压力。

报告未明确给出针对风险的具体缓解策略,但风险提示提示投资者需认真考虑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page::6]。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政策驱动显著:报告极力强调政策启动是产业化元年的重大节点,但对技术风险和成本削减路径讨论不足,特别是高售价与成本瓶颈的问题尚未有清晰解决方案,存在潜在的乐观偏差。

- 产业链整合难度大:已指出跨界管理难度,但未深入剖析可能出现的项目延期和技术集成失败风险。
  • 估值波动:部分公司PE极高,反映市场对新兴业务预期较高,但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存在不确定,投资需谨慎。

- 数据局限:部分统计数据和图表虽涵盖制造业和工业总体,但未完全细化至绿色燃料细分,投资者需结合行业视角做更细致判断。
  • 内部信息相对一致:各章节内容核心观点一致,无明显信息矛盾。


---

七、结论性综合



报告全面剖析了2025年中国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发生的重大变革,尤其是国家能源局启动的首批9个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该举措标志着产业跨越了技术研发和示范环节进入商业化规模化阶段。绿色燃料产业将围绕绿电制氢技术出口资源整合,涵盖绿色甲醇、绿氨、纤维素乙醇多条路径,并将服务于海陆空运输及日化品领域,形成完备的绿色燃料生态链。

尽管存在成本高企、技术集成复杂及碳足迹难统一核算等挑战,但通过政策补贴和规模效应,绿色液体燃料有望克服现阶段瓶颈,逐步替代传统石化能源,成为中国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表现方面,制造业PMI接近荣枯线,工业品PPI和出口数据体现宏观供需相对稳定,化工板块不同细分领域板块表现分化,部分受益政策红利的企业股价表现抢眼。投资建议明确聚焦全产业链集成商、核心装备制造商、关键材料供应商和燃料生产运营企业,以期捕捉业绩兑现带来的投资机会。

报告同时提示了包括原油价格波动、贸易摩擦、行业竞争和需求不确定等风险因素,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风险视角。

整体而言,报告立场积极且基于产业基础和政策驱动,推荐关注政策红利受益的核心企业,建议投资逻辑由炒作转向业绩驱动,体现绿色燃料产业进入成熟发展新阶段。[page::0,1,2,3,4,5,6]

---

参考文献与图表溯源


  • 表1: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page::1]

- 图1:中国制造业PMI走势[page::3]
  • 图2:工业品PPI及工业增加值同比[page::3]

- 图3:中国出口金额月度(亿美元)[page::4]

---

该分析全面涵盖报告的行业现状、政策环境、市场表现、投资建议与风险,解析了图表含义及其与文本主张的契合,旨在为专业人士提供清晰、系统且务实的参考。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