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创成长:创业板上的增强组合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围绕创业板市场,深入研究北上资金流向与交易行为因子对创业板板块的显著影响,构建了“成长+北上+交易”增强组合,实现超越创业板指的稳定超额收益,年化收益率达31.5%,同时介绍了理想振幅因子改进及其优异表现,结合交易制度改革预期,增强组合具有较强的持续alpha能力[page::0][page::2][page::4][page::5][page::6]。

速读内容


北上资金流向对创业板影响显著 [page::2][page::3]


  • 创业板自2019年起累计涨幅超过180%,远超沪深300和中证500

- 北上资金持仓占创业板指成分股达到6.86%,高于沪深300和中证500
  • 北上资金的日度净流入数据择时效果明显,短线与长线策略表现优异

- 北上资金持仓占比及其变动构成显著alpha,优中选优形成超额收益



交易行为因子在创业板表现突出 [page::4][page::5]


  • 股票振幅越高,交易行为因子(动量因子、换手因子)越有效

- 创业板成交活跃,振幅水平明显高于沪深300和中证500



理想振幅因子的构建及表现 [page::5]

  • 采用“切割”方法改进传统振幅因子,区分高低价位特征

- 在创业板指成分股内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高达24%


创业板“成长+北上+交易”增强组合构建及绩效表现 [page::5][page::6]

  • 使用成长因子、北上资金因子与理想振幅因子合成因子,月度组合优化选股,单股权重上限2%

- 组合年化收益31.5%,年化超额收益9.8%,年化波动率6.9%,收益波动比1.42
  • 持续领先创业板指与创成长指数表现,取得稳定超额回报



| 年份 | 年化收益率(增强组合) | 年化收益率(创业板指) | 超额收益率 |
|-------|----------------------|-----------------------|------------|
| 2013 | 82.67% | 81.55% | 0.73% |
| 2014 | 23.09% | 12.92% | 9.53% |
| 2015 | 98.21% | 84.03% | 9.85% |
| 2016 | -22.51% | -27.39% | 8.79% |
| 2017 | 5.02% | -10.48% | 17.26% |
| 2018 | 5.70% | -21.00% | 11.01% |
| 2019 | 44.83% | 37.18% | 7.65% |
| 2020 | 86.13% | 64.38% | 13.60% |
| 2021年上半年| 51.36% | 37.15% | 11.40% |
  • 表示增强组合在不同年份均实现对创业板指正向超额收益,最大回撤水平较低[page::6]


投资组合持仓概况 [page::7]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权重 | 一级行业 | 流通市值(亿元) |
|------------|----------|---------|------------|------------------|
| 300750.SZ | 宁德时代 | 17.75%* | 电气设备 | 11,302 |
| 300015.SZ | 爱尔眼科 | 6.26% | 医药生物 | 2,720 |
| 300122.SZ | 智飞生物 | 5.49% | 医药生物 | 1,401 |
| 300014.SZ | 亿纬锂能 | 5.12% | 电气设备 | 2,020 |
| 300059.SZ | 东方财富 | 4.89% | 非银金融 | 2,738 |
| 300782.SZ | 卓胜微 | 4.76% | 电子 | 808 |
| 300142.SZ | 沃森生物 | 4.52% | 医药生物 | 1,246 |
| 300760.SZ | 迈瑞医疗 | 3.37% | 医药生物 | 2,128 |
| 300496.SZ | 中科创达 | 3.24% | 计算机 | 430 |
| 300595.SZ | 欧普康视 | 3.24% | 医药生物 | 565 |
| 300012.SZ | 华测检测 | 3.15% | 综合 | 415 |
| 300529.SZ | 健帆生物 | 2.97% | 医药生物 | 351 |
| 300253.SZ | 卫宁健康 | 2.70% | 计算机 | 267 |
| 300037.SZ | 新宙邦 | 2.69% | 化工 | 345 |
| 300677.SZ | 英科医疗 | 2.68% | 医药生物 | 273 |
  • 权重均为组合优化计算结果,实际投资中需考虑单股10%持仓限制[page::7]


风险提示 [page::7]

  • 该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可能发生重大结构变化,策略有效性存在不确定性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超越创成长:创业板上的增强组合》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超越创成长:创业板上的增强组合》

- 作者与团队: 金融工程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魏建榕及其团队成员(魏建榕、苏俊豪、张翔、傅开波、高鹏、胡亮勇、王志豪、盛少成、苏良等)
  •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3日
  • 主题: 创业板市场的基金流动、因子投资机制及基于成长、北上资金和交易行为因子的增强组合构造与表现分析

- 核心论点及目标:
报告以创业板的强劲上涨为背景,详尽解析北上资金对创业板的影响、交易行为因子的有效性,并基于成长因子、北上资金选股因子和经过改进的理想振幅因子,构建创业板增强组合。该增强组合展示了高年化收益率和稳健的超额收益能力。文末提醒风险在于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风险存在不确定性。[page::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北上资金流向:创业板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 关键论点与信息:

创业板指数自2019年以来累计上涨超过180%,远超同期沪深300(66%)与中证500(65%),图1显示创业板指数涨幅持续领先(创业板指涨幅明显优于其他宽基指数)。该轮牛市中,北上资金通过深港通渠道进入创业板力度不断增强,MSCI自2019年开始将创业板股票纳入指数,推动资金流入。截止2020年底,北上资金在创业板成分股中的持仓占比达到6.86%,超越沪深300和中证500,同时过去半年持续增持。通过日度净流入数据构建的择时策略表现突出,表明北上资金的流向是创业板整体表现和择时的关键驱动因素。
  • 推理与依据:

通过Wind数据和深港通净流入的实证分析,使用日度资金流入数据进行短线和长线择时测试,结果显示策略优异,有统计显著性。图2-图3分别体现了资金持仓占比和择时策略效果。
  • 图表解读:

- 图1:创业板指数明显跑赢沪深300和中证500,从2019年初至2021年中累计涨幅约2.8倍,而后两者涨幅约1.7倍。
- 图2:2020年12月和2021年6月北上资金在创业板指中的持仓占比高于沪深300和中证500,其中创业板持仓占比接近7.8%且持仓变化呈正增长。
- 图3:基于北上资金净流入的短线(蓝线)与长线(红线)择时策略净值均明显优于创业板指数(黄色),尤其是长线择时策略表现最为突出。
  • 意义:

北上资金不仅为创业板带来资金支持,也因其择时和选股能力,构成了影响创业板表现的重要力量,是构建有效投资组合不可或缺的因子资源。[page::2][page::3]

---

2.2 交易行为因子:预期可持续的 alpha 源


  • 关键论点与信息:

交易行为因子(如换手率、动量)与股票振幅存在共振关系,振幅越大因子有效性越强。创业板因其成长创新企业较多,股价波动大且活跃度高,短期交易行为导致价格偏离基本面,其收益分化更明显,因此该因子在创业板上表现优异。
  • 推理与依据:

依据其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成果(详见引用的系列报告),展示因子IC随振幅水平递增的趋势。换言之,振幅较高的选股空间,交易行为因子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创业板指数的振幅值长期高于其他宽基指数,增强了交易行为因子的可用性。
  • 图表解读:

- 图6:交易行为相关因子的IC值(20日动量因子和20日换手因子)随着选股空间振幅由低到高逐步下降(负的)且绝对值增加,反映因子变得更有效,表现出因子逻辑与预测机制共振的现象。
- 图7:数据显示创业板振幅明显高于沪深300和中证500,尤其在2015年等市场波动剧烈时期差异尤为显著。
- 图8:展示换手因子、反转因子和波动因子在不同指数上的多空收益,创业板的交易行为因子明显优于其他宽基指数,年化收益更高。
  • 进一步创新:

报告提到利用“切割”的方法对传统振幅因子进行改进,捕捉价格高低处的差异,构造出理想振幅因子,年化多空对冲收益高达24%,极具优异选股能力(图9显示理想振幅因子的净值曲线持续上升)。
  • 制度背景支撑:

2020年8月创业板大幅制度改革,包括取消新股上市前5日涨跌幅限制、涨跌幅由10%提升至20%、新股首日成为两融标的,进一步增活了交易氛围,强化交易行为因子的有效性。
  • 意义:

交易行为因子作为alpha来源,受益于创业板的高波动及活跃交易环境,是建设增强型组合的重要因子,且在政策和制度推助下具有较好的持续有效性。[page::4][page::5]

---

2.3 超越创成长:开源创业板增强组合


  • 关键论点与信息:

创业板上市公司多为成长型企业,基于成长因子选股构建的“创成长指数”自2012年底以来表现优异(涨幅近80%,年化收益28%)。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上资金因子与理想振幅因子,构建“成长+北上资金+交易行为”的创业板增强组合。
  • 组合构建细节:

该组合采用合成因子对创业板指成分股进行每月底的组合优化,权重偏离限制为2%,买卖费率假设分别为千分之一和千分之二,符合实际可交易成本。
  • 表现分析:

如图10所示,增强组合的累计净值明显超过创业板指和创成长指数,且具有稳定的超额收益。
具体表现:
- 年化收益率31.5%
- 年化波动率6.9%
- 年化超额收益9.8%
- 收益波动比(夏普比率近似值)1.42
  • 年度表现细节(表1):

创业板增强组合自2013年至2021年均实现大多数年份正收益(2016年和2018年市场调整期收益为负但仍优于创业板指),波动率与创业板指相适应,最大回撤普遍低于创业板指,展现出风险调整后的优秀表现。
如2019年:增强组合年化收益44.83%,超创业板指7.65个百分点。
2020年疫情冲击:增强组合年化收益86.13%,显著高于创业板指64.38%。
  • 持仓明细(表2):

2021年8月前15大权重持仓包含宁德时代(17.75%)、爱尔眼科、智飞生物、亿纬锂能等成长优质龙头,行业涵盖电气设备、医药生物、电子、非银金融等,显示组合聚焦成长高景气行业并保持适度分散。单股持仓实际操作限制为10%。
  • 风险提示:

组合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条件若发生剧烈变化,收益与模型绩效可能不同。
  • 意义:

通过融合成长因子、北上资金动向及市场交易行为因子,增强组合有效挖掘创业板alpha,彰显了基于多因子的科学量化选股策略的实战和绩效优势。[page::5][page::6][page::7]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1(创业板涨幅对比图)

展示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创业板指、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相对增长趋势。创业板指数涨幅接近2.8倍,持续领先同期其他指数,充分证实创业板市场的高成长性。
  • 图2(北上资金持仓占比)

比较2020年末与2021年6月底北上资金对沪深300、中证500及创业板指的持仓占比。创业板持仓比例最高且增幅显著,显示北上资金对创业板的偏好明显增强。
  • 图3(择时策略表现)

用短线与长线择时策略净值对比创业板指数走势,证明以北上资金日度净流入为依据的择时策略,尤其长线择时具有显著的超额收益。
  • 图4与图5(北上资金因子alpha)

显示基于北上资金持仓占比及其变动构造的选股因子,在创业板中均表现出显著超额收益,证明北上资金持仓不仅对择时有效,同样具备选股价值。
  • 图6(振幅与因子有效性关系)

因子IC随选股空间振幅增加而绝对值提升,指导交易行为因子在高振幅股票池中更具预测力。
  • 图7(创业板振幅水平)

创业板指的振幅长期高于沪深300和中证500,为交易行为因子提供良好选股环境。
  • 图8(交易行为因子有效性)

交易因子在创业板上的多空收益明显优于其他指数,反映创业板适合基于交易行为的策略。
  • 图9(理想振幅因子表现)

理想振幅因子的多空对冲净值表现稳定向上,年化收益率达24%,表明其选股能力强。
  • 图10(创业板增强组合业绩)

展示“成长+北上+交易”增强组合相较创业板指和创成长指数的净值增长及超额收益,凸显策略稳定且显著的超额收益能力。
  • 表1(年度业绩数据)

详细罗列2013-2021年上半年增强组合的年化收益、波动率及最大回撤,整体优于创业板指表现,风险调整后表现稳健。
  • 表2(组合持仓结构)

罗列2021年8月增强组合前15大持仓股票,强调组合主题性行业配置和集中度,体现策略的实际执行情况和行业偏好。[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不专注于单个企业估值,而是侧重创业板整体市场的因子分析及增强组合构建,未采用传统的DCF、市盈率等单只股票估值模型。组合优化过程依赖合成因子值进行多因子模型选股与权重配置,权重通过资产组合优化方法控制偏离和成本,体现量化筛选及组合构建理念。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局限性: 所构建增强组合基于历史数据验证,其假设包括市场结构、制度环境、因子有效性等均保持稳定。未来市场环境若发生重大变化,因子有效性及组合表现存在下行风险。
  • 交易制度变化风险: 尽管注册制改革及涨跌幅调整增强交易活跃性,但市场波动性加大同时带来潜在风险,可能影响因子表现稳定性。
  • 集中度风险: 组合单股权重存在限制,但仍可能承受个股及行业风险,尤其成长板块估值波动较大。
  • 北上资金政策风险: 北上资金作为外资流向重要来源,可能受政策变化影响,资金流入中断或变化将影响组合表现。


报告未详细给出具体的缓解措施,仅提醒了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的限制。[page::0][page::7]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数据和方法透明度: 报告对因子构造和组合优化方法较为概括,缺乏更细致的数学模型说明和参数说明,外部验证难度较大。
  • 风险提示简单: 对风险提示较为简单朴素,仅提示历史回测的局限性,未深化探讨市场结构变化、流动性风险等实务风险。
  • 依赖历史表现: 组合追求历史最佳因子和权重,在未来市场结构转变、制度调整等环境下可能失效,因而带来模型过拟合的隐患。
  • 单因子贡献分离度不足: 报告聚焦组合整体表现,未细化不同因子(成长、北上资金、振幅)的贡献度及其相关性,导致因子之间权重和协同机制不够清晰。
  • 政策依赖性隐忧: 创业板交易活跃度和涨跌幅限制放宽对因子有效性关键,若监管政策改变可能动摇模型基础。
  • 行业集中风险未充分讨论: 增强组合集中配置成长及医药、电子行业,可能面临结构性调整风险。


总体看,报告立足于数据驱动的量化策略,文风严谨但略显保守,对潜在风险分析空间有待加强。[page::0][page::7][page::8]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创业板市场发展及其近期强劲表现背后的北上资金流入和交易活跃度两个核心驱动力。通过大量数据实证发现:
  • 北上资金成为创业板市场牛市的重要资金来源和价格发现主题,尤其其持仓比例及变动对创业板表现和择时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其选股能力具备显著alpha。
  • 创业板的高波动率和高换手率赋予交易行为因子(尤其改进后的理想振幅因子)强大的选股和趋势识别能力,因子收益率显著优于沪深300和中证500等宽基指数。
  • 将成长因子与北上资金因子及理想振幅因子结合,构建的“成长+北上资金+交易”创业板增强组合,实现31.5%的年化收益率,明显优于创业板指和单一成长因子指数,且呈现稳定可控的波动率和超额收益。
  • 增强组合在回测历史上的表现稳健,最大回撤较低,且年度表现反映优异风控。
  • 具体持仓显示增强组合重点配置成长龙头和新经济领域,结合资深投资者关注热点。


同时,报告谨慎指出受限于历史数据回测,未来模型表现存在不确定性,且需要关注市场结构变化、政策调整等潜在风险。

综上,报告明确了创业板因北上资金流入和交易行为活跃而显著提升收益质量,而基于这三类因子构建的复合因子组合在创业板具有显著的超额alpha和较好风险调整表现,为创业板投资者提供了科学、前瞻且实战价值较高的量化投资策略方案。

---

参考图表示例



图1 本轮牛市中创业板指的涨幅显著高于其他宽基指数

图4 北上持仓占比因子在创业板内具有显著的 alpha

图9 理想振幅因子在创业板指成分股内表现优异

图10 “成长 + 北上 + 交易”的创业板增强组合对创业板指有稳定超额收益

---

总结



本报告综合量化因子分析与市场实证,展示了创业板结构性成长机会和北上资金影响的多维作用机制,成功开发了基于三大因子的创业板增强组合,并通过丰富数据和图表佐证组合的优异表现与稳健性。该研究对机构量化投资者和策略制定者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对创业板未来投资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与战略支持。[page::0][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