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险潮下,海外债资产如何选择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全球债市在美国政府“停摆”与地缘风险叠加作用下避险情绪升温,推动美债及欧洲主权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中长端美债曲线陡峭加剧,信用利差分化明显。离岸人民币主权债收益率小幅上行,受境内外利差扩大及发行供需影响。全球资金短端流动性充裕,主权债信用风险分层显著。建议在“避险主导、流动性充裕、信用分层”的格局下,超配安全资产及新兴市场主权债,战术性超配长端美债,谨慎应对信用风险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全球债市避险情绪升温,收益率下行明显 [page::0]


  • 美国政府“停摆”叠加总统关税威胁,推动资金流入美债等避险资产。

- 10年期与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下行6.2与7个基点,2年-10年期利差稳定,显示中长端利率曲线陡峭化。
  • 欧洲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德国10年期国债至2.63%,但英国金边债因财政担忧长端收益率上行。

- 日本国债走势分化,短端下行长端微升。
  • 美国高收益债利差扩大17个基点,新兴市场企业债利差走阔8.2个基点,VIX指数上涨30%,避险情绪明显。


离岸人民币主权债市场动态与全球流动性特点 [page::1]

  • 离岸人民币10年期收益率周涨5.18个基点至1.9109%,境内外利差由3.22扩大至11.48个基点。

- 点心债、美元港币债发行活跃,AAA级金融债集中于1年期。
  • 美国SOFR及TED利差反映短期资金充裕与信用风险分化,“短端宽松、长端避险”格局明显。

- 投资级债利差稳定,高收益债利差走阔,显示流动性环境下信用风险敏感度提升。

配置建议及风险提示 [page::1]

  • 建议超配安全资产、增配新兴市场主权债、战术性超配长端美债,谨慎对待信用风险。

- 警惕市场波动超预期和海外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 · 晨报1015|固收 — 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避险潮下,海外债资产如何选择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4日(22:06发布于上海)

- 作者:王一凡(分析师,登记编号:S0880524120001)、唐元懋(固定收益领域负责人,登记编号:S0880524040002)
  • 报告主题:全球债券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背景下,探讨海外债资产的选择和配置策略。


核心论点与目标



报告认为,随着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天和对华加征关税威胁,债市避险情绪急剧升温,导致全球主要国债收益率普遍下降并影响信用利差。美债中长端曲线陡峭化,短端流动性宽松的特征显著。投资者应基于“避险主导、流动性充裕、信用分层”的市场特征,采取超配安全资产、增配新兴市场主权债、战术性超配长端美债,并谨慎对信用风险的资产配置策略。

该报告旨在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当前海外债市场的风险与机会分析,指导其资产配置决策。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固收市场环境分析



关键论点


  • 美国政府“停摆”延长至第三天,加上总统威胁对华加征关税,激发全球债市避险情绪,核心驱动力明显。

- 美国官员Miran认为债市当前平稳,有助于加速降息,但政府数据发布受阻增加政策不确定性。
  • 主要经济体财政风险预警上调:国际清算银行与英国央行强调主权债风险,法国和日本财政改革僵持。穆迪指出中美贸易壁垒及关税对新兴市场有较大外溢风险。

- 避险情绪引发资金大规模流入美债等安全资产,致使10年期美债收益率降至数周低点。

推理依据



报告依托政策事件(美国停摆、贸易威胁)的直接市场反应表现,辅以央行和评级机构的权威风险评估和警示,说明避险资产需求急剧上升。

关键数据点


  • 10年期与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下行6.2及7个基点。

- 2年期与10年期利差维持52.8个基点。
  • TED利差收窄至-0.048%(负值反映银行间流动性功能改善)。

-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7个基点至2.63%。
  • 英国金边债长端收益率上升至5.49%(反映财政忧虑)。

- 日本10年期国债小幅上涨2.2个基点至1.70%,短端则因央行宽松预期压制而下行。
  • 美国高收益债利差扩大17个基点至2.631%。

- 新兴市场企业债利差扩大8.2个基点。
  • VIX指数飙涨30%,显示市场避险情绪激烈。


这些指标表明尽管整体避险环境流动性偏宽松,但信用风险仍受到关注,特别是高收益债和新兴市场债券。

---

2.2 离岸人民币主权债与全球流动性



关键论点


  • 离岸人民币债券收益率震荡上行,表现出境内外市场利差扩大。

- 利差扩大由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离岸回购增强安排、一级市场供应火热及二级市场供需失衡造成。此外,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国内政策宽松预期分化加剧利差。

关键数据及结构


  • 10年期离岸人民币债收益率周涨5.18基点至1.9109%。

- 境内外利差由3.22基点扩大至11.48基点。
  • 一级市场方面,点心债发行3只合计15亿元人民币,全部为AAA级金融债,均为1年期;中资美元/港币债发行15只,合计16.3亿元。


市场短端流动性较为充裕,美国SOFR利率从0.026%下降至0.048%,表明交易对手风险较低;TED利差从0.16%回落,体现市场风险溢价有所收敛。

---

2.3 市场流动性与利率结构



论点总结


  • 流动性明显呈“短端宽松,长端避险”格局。

- 美债10年期收益率显著下行,反映资金流入安全资产推动避险。
  • 信用利差出现分层:投资级债券利差较为稳定,高收益债利差扩大反映信用风险敏感度依然较高。


由此推断,短期流动性宽松环境未完全消除信用风险,市场结构日趋复杂,投资者需保持策略灵活。

---

2.4 资产配置建议



基于以上市场特征,报告提出四点策略建议:
  • 超配安全资产:应对避险情绪高涨及资产价格波动。

- 增配新兴市场主权债:利用其收益率优势及潜在流动性改善。
  • 战术性超配长端美债:抓住收益率下行及曲线陡峭化机会。

- 谨慎对待信用风险:尤其是在高收益债和新兴市场企业债,防范利差扩大风险。

---

2.5 风险提示



报告提醒海外债市场存在系统性风险,市场波动可能超预期。主要风险包括:
  • 美国政府“停摆”持续影响政策透明度和市场情绪。

- 外部贸易环境恶化,特别是关税壁垒加剧。
  • 资金流动性突然收紧导致信用风险释放。


无缓解策略细则,投资者应保持警惕。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页面0 图片)



衡阳衡山日落影像

描述:该图为湖南衡阳衡山的自然风光,象征宏观环境下“观天下”之意,可能意图表达对全球宏观金融形势的洞察视角。

作用:视觉引入,传递宁静但包容大局之感,与报告的稳健观察调性相吻合。

---

图2(页面0 图片)



唐元懋分析师肖像

描述:为报告固定收益负责人唐元懋正面照片,突出分析权威性。

---

图3(页面2 图标)



二维码及箭头图标

公众号二维码

描述:官方公众号二维码及引导关注箭头,方便用户获取更多研报及内容。

---

4. 估值分析



该报告侧重宏观债券市场分析及资产配置建议,未涉及具体企业估值模型或目标价预测,无传统股权类估值方法应用。报告主要通过分析债券收益率、利差变化及市场流动性指标来推断风险溢价和投资机会。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重点强调:
  • 美国政府停摆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使短期市场波动加剧,政府数据发布受阻限制了市场对经济状况的判断。

- 贸易政策升级风险,特别是总统提及对华大规模加征关税,可能引发新一轮避险。
  • 国际主权债风险预警提升,部分发达经济体面临财政结构问题,影响全球债券市场稳定。

- 信用利差整体走阔,表明投资者对企业及新兴市场信用风险预期恶化。

该部分风险叙述较为充分,但缺少具体风险量化与缓解建议。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较为突出“避险潮”和“流动性充裕”二者共存的市场结构,显示出对当前局势复杂性较强的认知。

- 对信用风险的态度谨慎,强调风险分层,但未深入探讨潜在信用事件导致的具体冲击。
  • 对地缘政治和贸易风险的叙述较明确,但未对后续政策演变提供详细判断或概率估计。

- 美联储降息预期做为推动短端融资成本下降的重要假设,可能因政治因素或经济数据变化面临调整风险。
  • 报告未对潜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或全球经济同步下行的情形作出多样化应对预案。


---

7. 结论性综合



总体来看,该报告紧扣2025年10月金融市场热点事件,尤其是美国政府“停摆”及对华贸易紧张局势,深入分析了全球债市的避险情绪与流动性状态。主要结论如下:
  • 避险情绪驱动全球国债收益率全面下行,美债中长端收益率陡峭化明显,且短端流动性依旧宽松。

- 信用市场利差展现较大分化,投资级债利差维稳,高收益及新兴市场债利差扩大,体现风险偏好变化明显。
  •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上升和境内外利差扩大,反映了境内政策宽松与外部市场流动性状态的错位。

- 市场环境呈现“避险主导、流动性充裕、信用分层”的核心特征,投资策略应以超配安全资产、新兴市场主权债和长端美债为主,同时谨慎处理信用风险。
  • 风险提示集中于政策不确定性、贸易摩擦升级及主权债务风险。


图表和数据充分支持报告的论点,体现出全球债市当前复杂且多层次的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进展和流动性变化,灵活调整配置以降低突发风险冲击。

---

本分析基于国泰海通证券“避险潮下,海外债资产如何选择”报告内容整理剖析,[page::0] [page::1] [page::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