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相对 PUT 的 IV 高溢价,分红因素难辞其咎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上证50指数成分股分红对50ETF期权及期货定价的影响,指出分红套利空间是期权市场认购期权相对认沽期权隐含波动率长期溢价的重要因素。通过结合现货、期货及期权合约的价格行为和隐含波动率笑脸曲线,验证了期货未能充分反映分红信号引发的套利机会。此外,报告分析了期权市场情绪指标(如P/C比例、VIX指数)和各类无风险套利机会,建议投资者在高波动率环境下构建牛市价差组合参与反弹。[page::0][page::1][page::3][page::5][page::6][page::8][page::11][page::13]
速读内容
分红对50ETF及期权定价的影响机制 [page::1][page::3]
- 上证50指数成分股分红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6-7月。
- 50ETF基金采取完全复制法,分红虽影响ETF净值构成但不改变总价值,期权标的净值稳定,分红不直接影响期权价格。
- 期权合约的行权价格与合约单位会根据基金分红进行调整,确保期权价格不受基金分红影响。
- 上证50股指期货价格则会因成分股分红下跌而价格调整,若期货未充分反映分红,投资者可通过买入50ETF现货或期权合成现货并卖出期货进行分红套利。
期权隐含波动率(IV)溢价分析及分红套利影响 [page::4][page::5][page::6]

- IH上市前认沽期权隐含波动率高于认购期权,上市后两者趋于接近,IH上市后的认购期权IV逆转并长期高于认沽。
- 50ETF期权中认购期权相对于认沽期权表现出10%左右的IV溢价,分红套利空间促使买入认购、卖出认沽的现象。

- IH1507期货合约实际基差与含分红理论基差存在显著偏差,表明期货未完全反映分红影响,支撑分红套利存在的合理性。
期权市场情绪指标显示市场极度悲观 [page::8][page::9][page::10]

- 50ETF期权的P/C(成交额)比例曾处高位,并出现高位钝化,暗示底部信号减弱。
- 近月合约P/C比例与标的价格负相关,近期处于历史高位,预示下跌动能或有限。
- VIX指数创历史新高,市场多空分歧激烈,历史波动率、已实现波动率同步攀升,期权隐含波动率或继续维持高位。
期权隐含波动率微笑曲线变动及无风险套利机会 [page::11][page::12][page::13]

- 7月深度实值认沽期权行权价3.6点隐含波动率为零,存在明显价格低估,可构建做多套利策略。
- 各期限期权隐含波动率微笑曲线显示认购期权普遍高于认沽期权,支持波动率回归套利策略。

- 本周垂直价差套利收益突出,年化收益超过40%,其他套利策略也多有收益,标的VIX及波动率结构为套利提供良好环境。
操作建议 [page::13]
- 当前高波动率水平预计将持续,且标的价格进一步下跌动能减弱。
- 建议投资者构建牛市价差组合,抓住可能到来的阶段性反弹机会。
深度阅读
资深金融研究报告深度解析
——《CALL 相对 PUT 的 IV 高溢价,分红因素难辞其咎》方正证券研究所(2015年7月3日)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CALL 相对 PUT 的 IV 高溢价,分红因素难辞其咎》
- 发布机构:方正证券研究所
- 发表日期:2015年7月3日
- 作者:高子剑(首席金融工程分析师)、楼华锋(高级分析师)
- 研究对象:50ETF期权、上证50指数、上证50期货及其相关的分红与套利机制
- 主题定位:分析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分红对相关期货、ETF及期权定价的影响,重点探讨在这一影响下,50ETF认购期权(CALL)相对认沽期权(PUT)隐含波动率(IV)长期溢价的原因,辅以市场情绪指标以及期权无风险套利机会探讨。
核心信息:
本文认为上证50成分股分红是导致上证50指数期货价格调整的关键因素,但不影响50ETF期权定价,进一步存在分红套利机会,促进投资者买入认购期权,造成认购期权隐含波动率长期高于认沽期权(即CALL相对PUT的IV高溢价)。同时,期权市场情绪指标显示悲观氛围浓重,但高波动率为套利交易提供了丰富机会。投资策略建议构建牛市价差组合,参与潜在反弹。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50ETF成分股分红对期权定价的影响(第1节)
- 关键论点:
- 上证50指数抽样50只大盘蓝筹股,指数成分股分红有明显季节性(图表1显示6、7月高峰),这直接影响指数期货的定价。
- 50ETF基金采用完全复制策略,紧跟上证50指数成分股,保持一致的风险收益特征。
- 成分股分红导致股价下跌,指数下滑,指数期货价格应提前反映分红影响。
- 50ETF的分红收益分配原则明确了分红分配的条件(有净收益、收益超过基准1%、年最低分配次数等),基金分红时间波动大(图表2)。
- 逻辑说明:
指数期货价格需要扣除成分股分红的影响,因为分红会导致股价下调,但指数本身作为综合价格并不处理分红,只是股价下降。指数期货则体现未来交割价值,分红对未来价格的影响必须计价进去,例如IH1507合约的分红考虑示意(图表3)。
- 数据和案例:
- 图表1揭示近三年分红月度集中于6月超过50%比例,量大时间点明显。
- 图表2显示50ETF历史上单位分红次数和金额波动显著。
- 2014年11月50ETF分红调整示例给出合约单位与行权价的调整方法(公式及图表4),确保期权合约无套利机会,维持定价一致性。
- 对期权定价的具体影响:
1)成分股分红不会影响50ETF本身净值(因基金资产现金分红补充股价下降差额),因而50ETF期权价格也不必因成分股分红做调整。
2)50ETF基金分红做调整,期权合约通过调整行权价与合约单位消除分红对期权的影响,确保买卖双方权益不变。
- 套利策略推导:
指数期货不能完全反映分红影响时,可用“认购期权多头+认沽期权空头合成现货多头+卖空指数期货”构建无风险套利组合,利用期权的保证金优势更加灵活高效。
2.2 期权隐含波动率(IV)异象及分红套利相关性(第1节末及第五节)
- 隐含波动率“翻转”现象描述:
早期认沽期权隐含波动率明显高于认购,IH期货上市后两者逐渐趋近并反超,认购期权IV长期溢价(图表5与6)。这里“反败为胜”形象描述认购期权从IV低估到高估的转变。
- 原因推断:
除了市场偏好认购期权导致认购期权需求较高外,重要原因是存在分红套利空间,投资者通过买认购卖认沽、结合期货构成套利策略,从需求端推动认购期权价格上涨,进而透过BS模型反推隐含波动率升高。
- 实证数据支撑:
图表7显示IH1507合约的实际基差和理论基差(计入分红影响)存在显著偏离,期间期货价格未充分反映分红因素,套利机会确实存在。
2.3 市场行情与期权市场活跃度(第2节、第3节)
- 行情回顾及市场活跃度:
50ETF价格微跌0.07%,期权持仓量创新高,成交额较大,显示期权市场在剧烈波动的现货市中吸引力强。图表8(7月3.00认购认沽价格走势)与图表9(成交量及持仓)展现期权市场活跃度。
2.4 期权市场情绪指标分析(第3节)
- P/C比率分析
- P/C比率定义为认沽期权成交量或持仓量除以认购期权相关数据。
- 近月持仓量P/C比率与标的价格负相关,近期处于历史最高值,意味着认沽需求大幅超出认购,市场悲观情绪极度浓厚(图表10-14)。
- 但该指标已钝化,顶部信号首次失效,需关注其回落至0.3水平以确认行情见底。
- VIX指数分析
- VIX指数连续创出新高,历史波动率(HV)、已实现波动率(RV)同步攀升,现货剧烈震荡,市场情绪极端分化(图表15-17)。
- VIX走势与标的价格背离,说明恐慌情绪未伴随明显反弹释放,市场仍存不确定性。
2.5 波动率偏差及套利机会(第4节、第5节)
- 隐含波动率偏差
- 实值认沽期权部分出现隐含波动率为零的陷阱,属于异常定价,可做无风险套利。
- 认购期权隐含波动率相较认沽期权普遍溢价10个百分点,形成高低估套利空间(图表18-21隐含波动率微笑曲线)。
- 无风险套利监控
- 各类套利(边界套利、盒式套利、反向、正向、垂直价差)普遍存在。
- 垂直价差年化收益在40%左右,最大收益甚至超过100%,显示强烈套利动力。
- 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垂直价差套利机会(图表22、23)。
2.6 投资策略建议(第6节)
- 建议构建牛市价差组合,符合高波动率且标的下跌动能减弱的技术面趋势,参与下一波潜在反弹行情。
---
三、重要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成分股分红集中月份)
- 横轴为月份,纵轴左侧为分红总金额(亿元),右侧为分红占比。
- 6月分红金额最大,且占比超过50%,明显季节性集中分红。
- 图表说明市场参加分红预期的时间窗口,成为期货和期权市场风险定价的重要标志。
图表3(指数期货分红反应示意)
- 时间线显示:“当前时间—分红日—期货到期日”,期货价格需提前反映未来分红影响。
- 突出期货市场对成分股分红价格调整的必要性。
图表4(期权行权价与合约单位调整)
- 调整前后行权价由1.75降为1.71,合约单位由10000升至10255,价格保持1.731稳定不变。
- 保证了期权合约除息后的等效权益,确保投资者收益一致。
图表5-6(隐含波动率微笑曲线变化)
- 图表5显示期货上市前后认购认沽IV的演变;上市后认购IV逐渐反超认沽。
- 图表6延续趋势,认购IV明显高于认沽IV,体现投资者对认购期权的高需求。
图表7(IH1507合约基差)
- 实际基差(红色)在大部分时间明显高于理论基差(考虑分红,褐色),说明期货价格不完全反映分红因素,套利空间充裕。
图表10-14(P/C比率与标的价格关系)
- P/C比率高点对应标的价格低点,二者负相关,反映投资者恐慌情绪与避险需求。
- 近月P/C持仓比尤为敏感,近期已达历时顶峰,暗示下跌动力不足,但信号强度减弱。
图表15(VIX与标的价格)
- VIX指数(波动率指标)与50ETF价格背离,VIX持续高位,反映恐慌未缓解。
图表16-17(历史波动率锥与各类波动率指标)
- 历史波动率处于极高水平,RV大幅超过IV,表明实际波动激烈且市场对未来波动的预期仍高。
图表18-21(不同到期日期权的IV微笑)
- 远月期权IV依旧较高,短期期权IV波动更剧烈,某些实值认沽期权IV异常低,存在套利空间。
图表22-23(各类套利年化收益)
- 垂直价差套利收益最高,最高年化收益超过100%,显示市场套利交易活跃且利润丰厚。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针对期权和期货定价的本质是基于期权定价模型(如Black-Scholes模型)的隐含波动率反推,并结合成分股分红对期货价格的影响进行调整。分红对期权合约的影响是通过调整行权价和合约单位的办法实现,因此期权隐含波动率反映的是市场对未来价格波动率的预期,而非直接反映分红。
报告无传统的公司估值(DCF、市盈率等)分析,而强调基于市场价格的套利空间及波动率结构定价。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期货价格未完全反映分红预期的风险:导致分红套利机会存在,但若期货价格调整机制完善,套利空间减少,套利收益可能降低。
- 市场情绪高度悲观:VIX指数和P/C比率显示悲观情绪极端,可能伴随着高波动性和价格大幅调整,带来潜在投资风险。
- 隐含波动率异常定价风险:部分期权隐含波动率为零的异常可能带来交易风险,实际执行中需谨慎抓取套利。
- 套利策略执行风险:套利多头组合需要严格执行且对资金利用效率高,如未能实时调整可能带来损失。
报告未提供具体风险缓释措施,强调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的市场变化和波动率动态。
---
六、批判性分析与细微差别
- 偏见识别:
报告认为分红因素是导致认购期权隐含波动率溢价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同时强调市场偏好影响,未完全排除心理偏好和市场结构因素的复杂作用。
- 假设稳健性:
分红对期货价格的影响假设市场不能完全消化,是基于历史数据的推断,但市场机制完善后该假设可能逐步失效。
- 波动率异常部分(IV为0)提示市场暂时失衡,但缺乏对此类异常的具体风险控制讨论。
- 情绪指标P/C的钝化说明该指标目前信号效果减弱,使用需谨慎。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文系统揭示了上证50成分股分红对期货价格及部分期权价格影响的本质及其导致的分红套利机会。通过详尽数据表明:
- 成分股分红导致期货价格必须提前调整,但50ETF资产净值因现金补偿保持稳定,期权价格本身免受直接影响。
- 期权合约通过行权价与合约单位调整,确保分红不扭曲期权价格。
- 实证发现IH期货价格对分红信息反应不充分,带来套利机会。
- 投资者通过合成现货头寸配合期货头寸,构建套利策略推动认购期权需求,形成CALL相对PUT隐含波动率溢价。
- 目前市场情绪极度悲观(P/C比率高、VIX创高),波动率处于历史高位,提供丰富的套利交易机会,尤其是垂直价差套利收益显著。
- 期权价格中隐含的溢价合理反映了分红套利空间与投资者需求结构。
- 操作建议正向偏多,推荐构建牛市价差组合,期待短期价格反弹。
结合图表分析,报告为理解分红对衍生品定价机制提供了深刻洞见,辅以丰富的市场实证,兼具理论与实操参考价值,适合作为研究和操作的基础。
---
图片引用(示例):

---
总结
这份方正证券发布的50ETF期权研究报告通过对50ETF及其成分股的分红机制的深刻理解,结合期货、期权市场价格行为与隐含波动率结构,为认购期权IV溢价现象提供了系统的解释。报告逻辑严谨,结合大量图表数据,定性与定量兼顾,兼顾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对期权交易者把握市场情绪和捕捉套利机会极具指导意义。报告的操作建议合理且符合现有市场环境,值得投资者关注。
[page::0,1,2,3,4,5,6,7,8,9,10,11,12,13]

